home
search
【內容】

黃疸是以目黃、身黃、小便黃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病證。黃疸一般分陰黃、陽黃兩類。陽黃病程短,病勢較急。其中傳變急速,病情更為凶險者,稱為急黃。黃疸之名,首見於《素問‧平人氣象論》:「溺黃赤,安臥者,黃疸」。

黃疸主因是濕邪為患。多由於感受時邪,郁而不達,風去濕留;或因飲食失節,損傷脾胃,濕濁內生。陽黃者為濕蘊久而從熱化,濕熱交蒸,郁于肝膽,不得泄越,肝失疏泄,膽汁不能循常道,故侵淫肌膚而外顯。若為疫毒所犯,起病更急,致膽汁氾濫,傳變迅速,而損及多個臟器。陰黃者,則因寒濕內阻,陽氣不宣,土壅木郁,阻滯膽汁排泄,溢于肌膚而發為黃疸。

黃疸的針灸治療,始見於《針灸甲乙經‧卷十一》:「黃疸刺脊中」,并據黃疸的不同證候,分列主治俞穴。古人對本證救治十分重視,孫思邈在列舉各種針灸藥物之法後,指出:「黃疸之為病,若不急救多致于死,所以具述古今湯藥灸鋥方法」(《千金翼方‧卷十八》)。

本證與現代醫學論述的黃疸含義相同,故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膽石病、膽囊炎等病症,均可按此辨治。

【辨證分型】

(一)陽黃

證見目黃,身黃,其色鮮明,小便深黃,發熱口渴,脅滿腹脹,煩躁不安,脈象弦數,舌苔黃膩,舌質紅絳。如為急黃,則見重度黃染,高熱神昏,煩渴嘔惡,苔黃燥而乾等證。

(二)陰黃

證見黃色晦暗,神疲乏力,食少便溏,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脘痞腹脹,脈濡緩或沉遲,舌淡苔膩。

【治療】

(一)陽黃

1.治則:清熱利濕,解毒退黃。

2.處方:脾俞、陽陵泉、太衝、至陽;急黃加大椎、膽俞、湧泉。

3.方義:陽黃,乃脾胃濕熱熏蒸所致,取背輸穴脾俞,瀉其濕熱;肝膽被郁,功能失職,致遍身發黃,故選膽經之合陽陵泉、肝經之原太衝穴以疏泄肝膽,令膽汁得循常道。至陽位於督脈,是退黃之驗穴。急黃勢急病重,宜急取大椎穴清瀉熱毒,膽俞利退膽黃,湧泉穴引熱下行、醒腦定神。

4.治法:首先在陽陵泉穴區按壓得敏感點,即予深刺施瀉法,持續運針片刻;繼刺脾俞,平補平瀉,至陽、太衝亦用瀉法。然後,均留針20~30分鐘。如為急黃,大椎、湧泉施涼瀉法,湧泉亦可以三棱針點刺出血。膽俞深刺,平補平瀉法,刺激宜強。

急黃,尚需配合其他中西醫療法。

(二)陰黃

1.治則:健脾利膽,溫化寒濕。

2.處方:脾俞、膽俞、足三里、三陰交、陽陵泉。

3.方義:陰黃的病機偏於寒濕,多由脾胃虛寒所致。取脾俞、足三里、三陰交,以溫補脾胃運化寒濕;選膽俞、陽陵泉,屬俞合相配,以利膽退黃,諸穴相配,共奏健脾利膽、化寒濕、退黃疸之功。

4.治法:深刺陽陵泉穴,持續運針,施瀉法;繼刺脾俞、膽俞,平補平瀉,足三里、三陰交施以補法,留針30分鐘。

【古方輯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黃疸:然谷主黃疸一足寒一足熱,喜渴;章門主傷飽身黃;中封、五里主身黃時有微熱;太衝主黃疸熱中喜渴;勞宮主黃疸目黃。

《類經圖翼‧十卷》:「鼻交中:…黃疸急黃,此一穴皆主之。針入六分,得氣即瀉,留三呼五吸不補」。

《通玄指要賦》:胸結身黃,取湧泉而即可。

《針灸大全》:黃疸,四肢俱腫,汗出染衣,至陽一穴、百勞一穴、腕骨二穴、中脘一穴、三里二穴。黃疸,遍身皮膚及面目、小便俱黃,脾俞二穴、隱白二穴、百勞一穴、至陽一穴、三里二穴、腕骨二穴。

《針灸逢源‧卷五》:遍身面目俱黃,小便黃赤或不利:脾俞、然谷、湧泉。

《神灸經綸‧卷三》:黃疸:公孫、至陽、脾俞、胃俞。酒疸目黃面發赤斑:膽俞。

上一節 脅痛
臌脹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