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白疕,又稱松皮癬,系指以紅斑、鱗屑為主要皮損,抓損之可見小的出血點,以匕首所刺的一種皮膚病證。

在《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中叫「乾癬」,對症候有具體描述:「乾癬,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

本病證之病因病機,或因營養虧損,生風生燥,肌膚失養,或因血分有熱,復感外邪,致燥氣令血,傷營耗血等所致。

針灸治療癬病,在古醫籍中,首見於《備急千金要方》提到用灸病處及奇穴進行治療。《針灸資生經》立「癬疥瘡」一項,予以載述。《普及方》及其他一些明清著作,如《神應經》、《針灸集成》等,都有這方面內容。雖然多未指出是何種癬病,但其治療經驗可供借鑒。

【辨症分型】

(一)血熱

病患初起,皮損逐漸加重,顏色紅,點狀出血明顯,繼之鱗屑斑剝,瘙痒,或有惡熱,口渴,便結,尿黃,脈滑數,舌質紅。

(二)血虛

病程較久,皮損穩定,呈乾燥鱗屑,點狀出血色淡,皮膚或有苔癬樣變,伴面色皝白,頭目昏花,脈濡細,舌淡苔薄。

【治療】

(一)血熱

1.治則:清熱涼血。

2.處方:曲池、血海、委中、大椎、陽溪、膈俞。

3.方義:曲池、大椎以疏風清熱,血海與血郄委中、血會膈俞相合可涼血、活血、潤燥;陽溪為手陽明大腸經穴,可加強清熱涼血之效。

4.治法:均用瀉法,委中、大椎宜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二)血虛

1.治則:養血潤燥。

2.處方:脾俞、三陰交、足三里、曲池、血海、阿是穴。

3.方義:脾俞、三陰交、足三里,可健脾胃而資生化之源,使氣血充沛;曲池、血海,祛風養血,為皮膚病之常用要穴,阿是穴可疏通局部氣血而止癢促進皮損恢復。

4.治法:曲池、阿是穴用平補平瀉之法,余穴均用補法。阿是穴針後者可用艾條薰灸。

【古方輯錄】

《備急千金要方‧二十三卷》:灸癬法:日中時,灸病處影上…。

又法:…令病人正當東向戶長跪,平舉兩手持戶兩邊,取肩頭小垂際骨解宛宛中,灸之。兩火俱下,各三壯。若七壯,十日愈。

《普濟方‧卷四百二十三》:治乾癬,諸治大不差者,但看癬頭有痱子處,即以小艾炷(疑缺「灸」字──作者)之。

《神應經‧瘡毒門》:疥癬瘡:曲池、支溝、陽溪、陽谷、大棱、合谷、後溪、委中、三里、陽輔、崑崙、行間、三陰交、百虫窠(即膝眼)。

《針灸集成‧卷二》:疥癬:針灸法。治瘡疥頑癬,取絕骨、三里、間使、解溪、委中,或針或灸。

上一節 癮疹
暴風客熱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