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外癰與內癰屬稱癰證,這裡僅述前者。外癰是以局部紅腫、燒灼疼痛為特徵的一種急性感染性病證。

本證病因,多由恣食肥甘而內有臟腑蘊毒,濕毒上壅,以致濕熱火毒交蒸,凝聚肌膚,氣血為邪毒所困,經絡阻隔,壅塞不通而發為外癰。來勢迅猛而發作劇烈者稱之為「發」。屬討論重點。

關於本證的針灸治療,《內經》中曾設專篇論及,特別是《素問‧通評虛實論》提到了凶險急重外癰的救治:「暴癰筋軟,隨分而痛,魄汗不盡,胞氣不足,治在經俞」。後世如《備急千金要方》、《神應經》、《類經圖翼》、《針灸大成》等均有記載。

現代西醫學中之蜂窩織炎等,與此證相當。

【辨證分型】

外癰按部位可分頸癰、鎖喉癰、騎馬癰、臀癰、委中毒、肘癰、背癰、胯股癰等。以背癰較為常見急重,以此為例。

背癰,肩背部隨處可生,初起局部突然腫脹不適,光軟無頭,表皮紅,逐漸擴大變為高腫堅硬,疼痛劇烈,惡寒發熱,頭昏頭痛;重者,壯熱口渴,便秘溲赤,脈象洪數,舌紅苔黃。

【治療】

1.治則: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2.處方:肩井、委中、阿是穴、騎竹馬灸穴。

3.方義:肩井是手足少陽與陽維脈交會之處,又位於肩,可宣火毒達陽邪,是治背癰之驗穴,為歷代醫家所推重;委中刺絡以清泄血中之熱毒;阿是穴艾灸之,消散鬱結之氣血,如張景岳所云:「癰疽為患,無非血氣壅滯,留結不行之所致…非藉火力不能速也」(《景岳全書‧外科鈐》)。騎竹馬灸穴,創自宋代,系治癰疽之大效穴。

4.治法:委中刺去毒血,阿是穴隔蒜灸,如病變面積較大,以艾捲回旋法灸之,要求同「疔瘡」;肩井針刺不宜過深,避免造成氣胸,施瀉法。騎竹馬灸法:令病人騎坐于竹杠之上(竹杠可擱于兩凳上,并予固定),兩足微點地,從患者尾骶骨尖向上沿督脈截取本人腕內側橫紋中點至中指尖(不包括指甲長度)之長度,標上記號,再由此點向兩側各旁開一同身寸,即為灸穴,施以灸法,一般著膚灸七~十壯,如為隔物灸,壯數須增多。

【古方輯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發背:…小覺背上痒痛有異,即火急取淨土水和為泥,捻作餅子,厚二分闊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上貼著瘡上灸之,一炷一易餅子」。

《神應經‧瘡毒門》:「癰疽發背:肩井、委中。又以蒜片貼瘡上灸之,如不疼,灸至疼;如疼,灸至不疼,愈多愈好」。

《類經圖翼‧卷十一》:「發背:心俞、委陽、騎竹馬穴。左右搭手,加會陽」。

《針灸大成‧卷九》:「發背癰疽:肩井、委中、天應、騎竹馬」。

上一節 瘰癧
疔瘡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