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瘰癧,又稱鼠瘻,系結核生於頸項腋間的一種常見外科病症。首見於《內經》:「寒熱瘰癧,在于頸腋者…」(《靈樞‧寒熱》)。

本病病因病機,多因感受外來之毒氣,留于經絡,或由憂思惱怒,肝氣鬱結,郁而化火,煉津成痰,阻于少陽經絡。痰濁凝結于筋,則成腫塊結核。毒氣久留或氣鬱化火,損傷陰液,可現陽虛潮熱之象。

針灸治療瘰癧,最早見於《內經》。《素問‧骨空論》說:「鼠瘻寒熱,還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營」。《針灸甲乙經》記載了具體的取穴。自《備急千金要方》提出隔物灸治本病之後,歷代創製了多種隔物灸法,如隔葶藶餅灸、隔商陸餅灸、隔莨菪根灸等等。隨著古人對本病實踐的不斷增加,認識也愈加深入,至明清的醫籍,多已根據瘰癧的不同部位和症候進行取穴治療,同時在針刺手法上也有較大的發展。

本病相當於現代西醫學之淋巴結核。

【辨證分型】

(一)氣鬱痰結

耳前後及頸腋等處,結核腫脹,質地堅實,推之不移,不紅不痛,無明顯全身症狀,脈苔一般無異常。

(二)陰虛內熱

證見潮熱、盜汗,面色少華或潮熱顴紅,五心煩熱,失眠,口乾咽燥,結核可有化膿或潰爛,脈細數,舌紅少苔。

【治療】

(一)氣鬱痰結

1.治則:疏經解毒,軟堅消結。

2.處方:百勞、天井、肘尖、阿是穴、支溝、陽陵泉、陽輔、肩井、淵液。

3.方義:本型多由氣結毒留痰凝,阻于少陽經脈,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故取手足少陽之腧穴淵液、天井、支溝、陽陵泉、陽輔、肩井以疏經氣而解鬱結;取百芳、阿是穴以解毒消局部之腫脹;肘尖為治療瘰癧之專穴。

3.治法:每次取3~5穴,可輪流取用。其中,阿是穴、肘尖、陽輔、肩井、均用灸法。可用著膚灸3~5壯,亦可隔蒜或葶藶餅等藥餅灸,艾炷如小指頭,灸7壯。余穴用針刺法,其中阿是穴亦可針刺,針法為:先針至皮下,停針候氣,再推針入內,在結核內部反覆提插3遍出針。其他穴位施平補平瀉手法,留針15~20分鐘。

(二)陰虛內熱

1.治則:養陰清熱。

2.處方:大椎、間使、三陰交、太溪、膏肓、阿是穴、肘尖。

3.方義:本方用大椎、間使以退虛熱,用三陰交、太溪壯水制陽以治陰虛內熱,膏肓一穴,能治虛損之證,為治勞瘵之有效穴位。阿是穴、肘尖重在解毒消結。

4.治法:大椎、間使用平補平瀉法,阿是穴、肘尖用瀉法,余穴用補法。阿是穴亦可用灸法。

【古方輯錄】

《針灸甲乙經‧卷之十一》:馬刀腫瘻,淵液、章門、支溝。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灸一切瘰癧在項上及觸處,但有內結,凝似作瘻…以獨頭蒜截兩頭留心,大作艾炷,稱蒜大小,帖癧子上灸之。勿令上破肉,但取熱而已,七壯一易蒜。日日灸之,取消止。

《針灸資生經‧第七》:大迎、五里、臂,主寒熱頸瘰癧。

針瘰癧,先拄針皮上三十六息,推針入內之追核大小,勿出核,三上三下乃出針。

《普濟方‧卷四百二十三》:治一切瘰癧,以平仰置肩上,微舉肘取之,肘骨尖上是穴。隨所患處,左即灸左,右即灸右,艾炷小筋頭大。三壯即愈。復作,即再灸。不過三次,根除。神驗。

治瘰癧灸葶藶餅子法:用葶藶子二合,豉半升,湯浸令軟,搗熟,捻作餅子,如錢厚安在癧子上,以艾炷如小指大,灸餅子,五日一度,灸七壯。

《類經圖翼‧十一卷》:瘰癧…肩髃(七壯、九壯)、曲池,此二穴,乃治癧秘法也:天池、天井(二七壯)、三間(三七壯)。

《針灸大成‧卷九》:瘰癧結核:肩井、曲池、天井、三陽絡、陰陵泉。

上一節 腸癰
外癰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