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口瘡,又名口瘍,口疳,系指口舌表面潰爛,形若黃豆的一種病證。《內經》中已有記載,如《素問‧氣交變大論》說:「歲金不及,炎水乃行…民病口瘡」。

關於本病的病因病機多由心脾積熱,外感邪熱,或陰虛陽亢,或虛陽浮越等,致邪熱上蒸,或虛火上浮,致發口瘡。

針灸治療口瘡,自宋代以後的針灸著作中多見,如《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針灸資生經》、《類經圖翼》、《針灸集成》等均有記載。早期強調取局部穴,至明代以後主張遠道取穴和局部取穴結合。關重視用瀉法和刺血。

本病證與現代西醫學之復發性口瘡相當。

【辨證分型】

(一)脾胃伏火

口舌潰瘍形狀多不規則,大小不等,色黃,灼熱疼痛,面紅口熱,口渴口臭,唇紅舌燥,大便乾結,小便短黃,脈實有力,舌偏紅,苔黃或厚膩。

(二)陰虛火旺

口舌潰瘍大小不等,反覆發作,色灰黃,輕度灼熱,口燥咽乾不欲飲,五心煩熱,面熱唇紅,腰膝酸軟,脈細弦。

【治療】

(一)脾胃伏火

1.治則:清熱瀉火。

2.處方:足三里、曲池、合谷、金津、玉液。

3.方義:足三里、曲池、合谷均屬陽明經脈,針之能奏清熱瀉火之效,金津、玉液為局部奇穴,刺之可涼血止痛。

4.治法:足三里、曲池、合谷用瀉法,刺激宜強,金津、玉液以消毒三棱針點出血。

(二)陰虛火旺

1.治則:滋陰降火。

2.處方:勞宮、後溪、委中、廉泉、承漿、太溪。

3.方義:本型多係心腎陰虧,虛火上炎,薰灼口舌所致,取後溪、委中,古人認為此二穴乃心火腎水之表,故可用於降心腎上炎之虛火;勞宮為心包經之滎穴,可增瀉心火之效;太溪為足少陰之原穴,可滋腎陰,廉泉、承漿為局部取穴,有疏通經氣、止痛消炎的作用。

【古方輯錄】

《針灸資生經‧第六》:承漿:口齒疳蝕生瘡。…小兒口有瘡蝕,齦爛臭穢沖人,灸勞宮各三壯。

《類經圖翼‧十一卷》:口舌瘡痛糜爛疳蝕:頰車、地倉、廉泉、承漿、天突、金津、玉液(上二穴刺出血)、合谷、陽陵泉(治膽熱口苦善太息)。

《針灸集成‧卷二》:口瘡:取承漿、合谷、人中、長強,又取金津、玉液,各出血。又取委中瀉後溪,此二穴乃心火腎水二經之表,膽俞、小腸俞,各灸七壯。又刺太衝、勞宮。

上一節 喉喑
牙痛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