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針灸

(一)取穴

常用穴:百會、水溝、十二井、神闕。

備用穴:大椎、承漿、四神聰、風池、關元。

(二)治法

一般取常用穴,如效不佳,酌選備用穴。十二井以三棱針刺血,百會、神闕分別用艾卷灸和隔鹽灸,關元針後加灸。隔鹽灸的壯數以甦醒為度。艾卷灸,可置於穴位上3~5毫米處,以雀啄法灸之,直到穴區皮膚呈紅暈,甚至起小泡為止。其餘穴位,採用瀉法不留針。據症情輕重及改善情況,每日可刺灸2~4次。

(三)療效評價

就所及六篇文章共97例(1~6)昏迷病人,以針灸為主治療,救活70例(72.1%),死亡27例(27.9%)。

電針

(一)取穴

常用穴、腦戶、大敦。

(二)治法

腦戶穴向下斜刺進針5分~1寸;大敦穴針刺5分,用強刺激提插、捻轉之法,持續刺激10分鐘。并通電針行強刺激。每日2次,4~5日為一療程。同時應用常規西醫治療藥物。

(三)療效評價

共救治肝昏迷患者16例,結果顯效4例,有效7例,總有效率為69.4%。有效的11例中,4例存活,其餘7例清醒2~25日,再度進入昏迷而死亡(8)。

皮膚針

(一)取穴

常用穴:百會、風池、風府、前頂、印堂、大椎。

備用穴:膻中、鳩尾、肝俞、頭維。

(二)治法

常用穴為主,酌加偏用穴。以右手拇、中指挾持七星針針柄,食指作固定,動用腕力,以輕快細勻的手法上下移動叩刺,以穴區為範圍反覆施行。速率每分鐘240次,刺後將刺處對捏,擠出血少許。如效不顯,可適當加重手法和延長叩刺的時間。日可刺3~4次。

(三)療效評價

本法主要應用於外傷性昏迷。會治10例,結果全部存活(7)。

主要參考文獻

(1)戚永濟。針灸治療深度昏迷一例。浙江中醫雜誌1965;8(10):17。

(2)天津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針灸科。針灸配合中藥治療急性腦出血昏迷16例初步觀察。中華內科雜誌1959;7(1):11。

(3)王文錦。針灸配合中藥治療急性腦出血昏迷34例臨床初步觀察。中醫雜誌1959;10:51。

(4)鄧世發。針灸對昏迷病人的辨證施治(附42例臨床分析)。新中醫1981;8:32

(5)鐘一堂,等。針藥兼施治療產後昏迷一例。浙江中醫雜誌1964;7(12):18。

(6)孫志山。針刺治療腦型紅斑狼瘡一例。上海針灸雜誌1983;3:29。

(7)趙云生。七星針刺血療法治療腦外傷昏迷及其後遺症臨床研究小結。第二屆全國針灸針麻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1984:53,北京。

(8)胡世昭,等。針刺治療肝昏迷16例療效觀察山西中醫1989;5(3):33。

上一節 乳蛾
休克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