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體針(之一)

(一)取穴

常用穴:大椎、陶道、間使、後溪。

備用穴:肝俞、膈俞。發熱加曲池;頭痛加百會、太陽;胸悶加內關、陽陵泉。

(二)治法

一般僅取常用穴。多在發作前2~3小時治療。大椎、陶道針刺深度1寸左右;以取得疼、麻、脹或蟻走感為度,得到感應即行退入無感覺區,切忌深刺入脊髓腔及深部留針。留針30分鐘~1小時,每隔5~10分鐘,運針1次;亦可持續捻轉提插20分鐘後去針。補瀉隨症而施,如先寒後熱者,宜先補後瀉;先熱後寒者,則先瀉後補。刺激強度按體質與症情而定,以稍強為宜。惡性瘧者,針後以艾卷熏灸,直至穴區皮膚潮紅。

(三)療效評價

療效標準:(1)痊癒:發作日針刺1~2次(逐日針刺5次),發作停止,血檢瘧原虫連續2~3次(每日1次)陰性者;(2)近控:發作日針刺1~2次(逐日針刺5次),發作停止,血檢瘧原虫陽性者;(3)無效:發作日針刺3次(逐日針刺5次)仍發作。

以上法治療229例,總有效率(痊癒和近控)90%以上(4~5)。惡性瘧患者263例,有效率81~96.5%(6,10)。

體針(之二)

(一)取穴

常用穴:瘧門。

瘧門穴位置:在中指與無名指岐骨凹陷部,即第4、5掌指關節前陷中。取穴時囑患者兩手四指并攏,作輕力握拳式。

(二)治法

朮者以左食指作押手固定穴位,常規消毒後,針尖向掌心以15度角刺入,徐徐進針8分至1寸深,得氣後施以瀉法,待針感強烈,留針20~30分鐘(據症可適當延長時間)。留針期間每隔5~10分鐘捻針1次,以維持針感。

(三)療效評價

用本法治療間日瘧者270例。針治1次治癒者195例(72.3%),針治4次共治癒259例(96.43%),無效1例(0.37%),另有10例(3.2%)不明(7)。

耳針

(一)取穴

常用穴:皮質下、內分泌、腎上腺。

備用穴:神門、脊旁壓痛點。

脊旁壓痛點位置:在胸椎兩側尋找,多位於胸4~胸6椎旁,觸壓脹痛明顯處即是。

(二)治法

于發作前2小時治療,一般僅用常用穴。刺入耳穴後,反覆捻針1~2分鐘,行較強的刺激,并留針至預計發作後1~2小時(發作時間的預計可按前1次發作時間推算)。留針期間,每隔10分鐘捻針1次。為了加強療效,可加備用穴。脊旁壓痛點,以2寸之毫針略偏向脊柱進針,得氣後留針,留針時間同上。

(三)療效評價

耳針治療間日瘧118例,有效率為78.43~85%(8,9)。

主要參考文獻

(1)徐世長。針刺瘧疾的經驗。山西醫學雜誌1923;11:95。

(2)李學恩。針灸治療瘧疾之綜述。中醫雜誌1957;3:198。

(3)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針治瘧疾組。針刺治療瘧疾的臨床研究。中醫雜誌1979;8:20。

(4)卜承忠。針刺治療瘧疾128例效果報告。中醫雜誌1960;7:39。

(5)江蘇省楊州地區醫院。針刺治療間日瘧101例療效分析。新醫學1972;12:29。

(6)歐陽勛。關於針灸治療瘧疾之我見。中醫雜誌1956;9:24。

(7)朱復林,等。針刺瘧門治療和預防瘧疾。江蘇中醫1961;11:32。

(8)陳鞏蓀,等。耳針治療間日瘧51例臨床觀察。全國針灸針麻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一)1979:31北京。

(9)黃香林,等。耳針治療瘧疾67例療效的觀察。江蘇中醫1963;6:封底。

(10)劉紹裕,等。針刺對惡性瘧疾230例病原療效的觀察。中國針灸1989;9(2):15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