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藥餅灸

(一)取穴

常用穴:(1)大椎、腎俞;(2)命門、脾俞;(3)氣海、血海;(4)膈俞、肺俞。

(二)治法

藥餅制備:白附子、乳香、沒藥、丁香、細辛、小茴香、蒼朮、川烏、草烏各等量,先研成細末,加蜂蜜、蔥水適量,調和捏成藥餅。藥餅直徑2.5厘米,0.6厘米厚,上穿數小孔。

常用穴每次取1組,各組輪用。將藥餅置於穴位之上。再用純艾製成底面直徑2厘米的艾炷,安放于藥餅上,點燃。灸完1壯,再接灸1壯,每穴共灸2壯。每週據症情灸2~4次。3個月為一療程。灸治期間可配用肉桂散。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有效:系統性硬皮病,雷諾氏現象明顯減輕,繃緊變硬的皮膚變松,畏寒好轉,關節酸痛減輕,微循環障礙改善;局限性硬皮病,局部繃緊且硬的皮膚變鬆軟,皮色趨向正常,微循環改善;無效:治療前後未見明顯改善。

藥餅灸治21例,結果有效12例(內包括系統性硬皮病3例,局限性硬皮病9例),有效率為57.1%(2)。

體針

(一)取穴

常用穴:分三組。(1)腰陽關、秩邊、扶突;(2)環跳、秩邊、血海;(3)承山、三陰交、秩邊。

備用穴:血海、扶突、三陰交。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取1組,3組輪用;備用穴酌加,每日治療1次,針刺得氣後留針15~20分鐘。10次為一療程。每隔一個療程,加脈衝電療儀治療一個療程,用疏波或疏密波,電流量以患兒感舒適為宜。

(三)療效評價

共治3例,均達到臨床痊癒(6)。

綜合法

(一)取穴

常用穴:阿是穴、肺俞、腎俞。

備用穴:曲池、外關、三陰交、關元、大椎。

阿是穴位置:皮損區。

(二)治法

藥液:熱藏胎盤組織液。

本法是運用穴位注射、皮內針、艾灸及針刺多種方法。

常用穴每次均取,備用穴每次選用2~3穴。阿是穴可採用下列方法之一:以梅花針重度叩刺,加拔火罐;用艾條作雀啄朮薰灸,每次灸15~20分鐘;在皮損兩側縱向埋入長4厘米的皮內針各1支,皮損兩側橫向埋入1.5厘米皮內針各1支,針尖方向均呈向心形,外周用膠布固定。上法中,刺絡拔罐為隔日1次,艾條灸可日行1~2次,皮內針每週2次。

肺俞、腎俞,穴位注射。將熱藏胎盤組織液10毫升,用7號針頭,分注于上穴,每穴2.5毫升。每日1次,余穴以毫針刺,進針得氣後,施以緊按慢提之補法約1分鐘,留針20分鐘,留針期間,間歇運針,刺激強度宜中等。每日1次。

上述方法宜綜合運用,1月為一療程,停針3~5日繼續下一療程。第二療程起,可根據症情,適當延長刺灸間隔時間。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15例(均為個案),全部取得效果。(3~5)

主要參考文獻

(1)簡國雄。針灸治癒小兒硬皮症一例。廣東中醫1959;(9):376。

(2)桂金水。以艾灸為主治療硬皮病的探索。上海針灸雜誌1982;(1):39。

(3)徐惠德。針灸治療硬皮病。江西中醫藥1983;(1):46。

(4)吳家慶。針灸治療硬皮症一例。福建中醫藥1984;15(2):25。

(5)仲躋尚。皮內針治療局限性硬皮病。浙江中醫雜誌1986;21(2):66。

(6)張永生,等。針刺治療硬皮病3例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92;12(2):44。

上一節 愛滋病
紅斑性狼瘡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