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體針

(一)取穴

常用穴:郄門、湧泉。

備用穴:失音:內關、上廉泉;黑蒙:睛明、球後;癔性球:足三里、天突、中脘;耳聾:耳門、翳風;痙攣發作:水溝;癔性癱瘓:陽陵泉、曲池。

(二)治法

開始治療,採取多針強刺法,即據症選用所有常用穴和備用穴,用大幅度捻轉結合提插之法,行中強以上的刺激,留針15~20分鐘;症狀改善後,改用少針刺激,可僅取一個常用穴,或酌配一個備用穴,作中等強度的捻轉提插及刮針之法。留針20~30分鐘。急性發作時每日1~3次,穩定後每日或隔日1次。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1313例,有效率約在92%(1~8)。

電針

(一)取穴

常用穴:分兩組。(1)水溝、百會、內關;(2)額、顳及頸部兩側皮膚。

備用穴:合谷、足三里、少商、豐隆。

(二)治法

可取第一組,以常用穴為主,效不佳酌配1~2對備用穴。針刺得氣後,接通電針儀,以高頻強刺激(輸出電壓60~70伏),刺激時間10~20秒,如症狀仍不能控制,可繼續重複3次,改為弱刺激(輸出電壓8~20伏左右),通電15分鐘。

亦可選第二組,採用電梅花針治療。輸出電量宜大,按梅花針操作方式叩刺,每次10~15分鐘。對躁動、痙攣等病人,治療時須有人協助,以防意外。上述治療,一般每日1次。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725例(少數配合體針),總有效率達93.6~96%(9~11)。通過臨床觀察發現,電針對分離型患者療效明顯。

體針加電針

(一)取穴

常用穴:泉中、寸平。

備用穴:曲池、衝門、扶突、陽陵泉。

泉中穴位置:湧泉後1寸。

寸平穴位置:手背腕橫紋中央上1寸,向橈側旁開0.4寸處。

(二)治法

上肢癱瘓取寸平,下肢取泉中。以22~26號粗針,垂直刺入2~3厘米,用提插捻轉之法,患者如出現針感,說明感覺已恢復,此時可先被動後再主動活動患肢,待其活動自如後起針下床鍛練。如用上法不出現針感,則接通電針儀,電源電壓6伏,輸出電壓正脈衝不小于25伏,負脈衝不少于40伏,持續通電。如果再無好轉,加備用穴,上肢取扶突、曲池,針深3~4厘米,使前臂有觸電感;下肢取衝門、陽陵泉,分別刺入2~3厘米,使股四頭肌收縮及小腿外側有觸電感。然後接通電針儀,頻率為60~100次/分,連續波,使有關肌群呈有規則的收縮,同時使患者看到這種肢體抽動。

(三)療效評價

本法主要用於癔性癱瘓,共治療1526例,近愈1496例,治癒率達98.1%。其中,一次治癒者1089例,占治癒總數的71.4%(12)。

拔罐

(一)取穴

常用穴:膻中

備用穴:胸悶脅脹加章門、內關;痰盛納少加豐隆、足三里,咽乾少津加太溪、魚際。

(二)治法

一般僅取主穴,病程長或治之療效不滿意者,可據症加用配穴。主穴為刺絡拔罐,方法為:患者正坐或仰臥,充分暴露穴區,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快速點刺膻中數下,刺入1~2分,以微見血為度,即按閃火法或抽吸法拔罐,留罐10~15分鐘左右,使出血約達2毫升,局部暗紅,即去罐。此穴拔罐時間不可過長,過長容易起水泡。配穴用毫針刺法,每次選1~2穴,進針得氣後,施以捻轉加小提插之補瀉法,太溪用補法,魚際用瀉法,餘穴皆用平補平瀉之法。留針30分鐘,隔10分鐘捻針1次。治療同時,應進行勸慰、暗示、誘導等心理療法,以提高效果。每日一次,3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2~3天。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療40例癔性球患者,其中病程一年以上9例,一年以內31例。結果治療1~3次以後,症狀消失35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達100%。(13)

主要參考文獻

(1)胡文秀。針灸療法治療癔病30例療效觀察。哈爾濱中醫1960;(7):42。

(2)陶化民,等。針刺治療癔病150例經驗介紹。吉林衛生1960;(4):56。

(3)許振學,等。針刺治療400例癔病的分析。中醫雜誌1966;(5):40。

(4)管遵惠。針刺亮音穴治療癔病性失語症36例小結。新中醫1975;(4):45。

(5)劉更。針刺湧泉治療不語症68例。中醫雜誌1981;(2):22。

(6)陳維揚。針刺治療臟躁病100例報告。江西中醫藥1980;(3):65。

(7)何金貴。針刺內關治療癔病性失音。中醫雜誌1981;22(1):12。

(8)石榮,等。針刺治療癔病500例。湖北中醫雜誌1982;(4):37。

(9)郭萬學。針刺治療歇斯底里發作101例效果觀察和機轉探討。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1959;(1):13。

(10)王健秋。針刺治療癔病215例臨床分析。針灸雜誌1966;(2):36。

(11)周長髮。電針治療癔病500例療效觀察。中醫雜誌1981;22(10):27。

(12)趙吉民,等。針刺治療功能性癱瘓1526例臨床分析。中國針灸1988;8(6):1。

(13)景寬,等。膻中刺絡拔罐治梅核氣。浙江中醫雜誌1991;26(1):38。

上一節 癲癇
神經衰弱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