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體針

(一)取穴

常用穴:大椎、腰奇、水溝、後溪。

備用穴:百會、陶道、鳩尾、內關、神門、豐隆、委中。

(二)治法

以常用穴為主,據症情酌取備用穴2~3穴,大椎穴以26號針,上斜30度角進針1.5寸左右,當病人有觸電感,即退出几分留針。腰奇亦須深刺、重刺(針深1.0~1.2寸)。常用穴留針15分鐘,備用穴一般不留針。大椎、腰奇去針後可加拔火罐。每日1次或隔日1次。

(三)療效評價

療效標準:(1)顯效:針刺後半年以上未發作或發作明顯減少(減少75%以上),發作持續時間明顯縮短;(2)有效:針刺後發作減少(減少25%以上),發作持續時間縮短;(3)無效:治療前後變化不大,或一度好轉,後又恢復至治療前狀態。

以上法治療120例。顯效30例(25%),有效48例(40%),總有效率65%(5,6)。

穴位注射

(一)取穴

常用穴:分兩組。(1)間使、外關;(2)神門、後溪。

備用穴:分兩組,與上對應。(1)鳩尾、百會、章門、本神、大陵;(2)魚際、陽溪、三陰交、足三里、豐隆。

(二)治法

藥液:05%普魯卡因生理鹽水溶液、維生素B1注射液(含量100毫克/2毫升),任取一種。

每次選一組穴(常用穴均取,備用穴取1~2穴)。以5號齒科針頭深刺得氣或出現感傳後,推入藥液。普魯卡因每穴注入5毫升(間使、足三里須10毫升),維生素B1每穴0.3~0.5毫升。每日一組,交替輪用,10次1療程。

(三)療效評價

治療145例,有效率為82.1%(7)。

頭針

(一)取穴

常用穴:運動區、病灶相應區、癲癇區。

備用穴:情感區、感覺區、胸腔區、舞蹈震顫區、暈聽區。

病灶相應區位置:須依照腦電圖表現,確定其病灶部位,在相應的頭皮區域取穴,常用額、頂、枕、顳等區。

情感區位置:在運動區前,距該區4.5厘米的平行線上。

癲癇區位置:風池向內1寸再向上1寸,在斜方肌盡頭處。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只取一區,根據症狀(如精神運動性癲癇加情感區,肢體感覺異常加感覺區等)或療效情況酌配備用穴1~2穴。以26號或28號毫針,進針達到所需深度(長度),快速大幅度捻轉1分鐘,頻率200次/分鐘以上,留針30分鐘,每隔10分鐘以同法運針1次。亦可接通G6805電針儀,密波脈衝頻率50~240次/分鐘,輸出量以患者能耐受的強度為宜,時間15~120分鐘。

(三)療效評價

共觀察530例,有效率在67.71~94.8%之間。其中98例曾作1~6年隨訪,結果顯效65例(66.3%),有效23例(23.5%),總有效率89.8%(8~11,15)。

拔罐

(一)取穴

常用穴:會陽、長強。

(二)治法

先將被褥分層疊成斜梯形,囑患者伏臥其上,頭胸部降低,臀部墊高,并使兩股略分開,暴露會陽及長強。先在該穴區進行嚴密消毒。朮者一手之中指置患者督脈上,食指與無名指置於兩側之膀胱經,自大椎與大杼穴至長強與白環俞穴處,從上而下推按三遍。然後取三棱針對準會陽(雙側)、長強,迅速點刺,深約0.3厘米。立即用抽氣罐吸拔。留罐3分鐘後起罐。接著再重複上法推按、拔罐。如此反覆進行3~5遍。吸拔物為血液和淡黃色粘液,一般開始時其量較多,拔2~3次後逐漸減少,以粘液出盡為止。每週治療二次,癲癇發作頻繁者,可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間隔5天,再行第二療程。若作鞏固治療,可每週一次,不計療程。治療前長期服用抗癲癇藥者,可囑其逐漸減量。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23例,治後半年以上未發作并停用抗癲癇藥物者9例;發作次數減少,症狀減輕,間隔時間延長,計12例;2例無效(14)。

穴位埋植

(一)取穴

常用穴:分四組。(1)合谷、後溪、內關、足三里;(2)啞門、大椎、間使、曲池;(3)鳩尾、腰奇、心俞;(4)脊中、筋縮。

備用穴:大椎、膻中、長強、中脘、豐隆。

(二)治法

可根據臨床發作類型選取常用穴,以軀體陣攣、強直為主取第1組,以感覺障礙為主取第2組,以內臟障礙為主取第3組。綜合性的取第4組。備用穴據症酌加,前3組用縫合針埋植法:皮膚常規消毒,局麻後,以1~3號鉻制腸縫穿于三角縫合針上,用持針鉗夾持從一側植入穴位正中適當深度,由另一側穿出,剪斷兩側之腸線,略提一下皮膚,使線頭進入皮內(注意切不可暴露在外,以免引起感染),蓋上無菌敷料。第4組用止血鉗埋植法:局麻下,在穴旁1.5~2厘米處,沿脊柱方向縱形切開0.3~0.5厘米,用小號止血鉗向左右兩側分離皮下組織深達肌膜,以鉗之彎側直插穴位深部并按摩1~2分鐘,至病人有麻、脹感,取3號羊腸線3厘米對折并埋入穴位深部,以敷料固定。備用穴用18號脊髓穿刺針刺入穴位下肌膜層,待有麻脹後抽出針芯,將2厘米3號腸線推入穴位,蓋上消毒敷料,并加以固定。每次選1個常用穴,1~2個備用穴,間隔20天至30天埋線1次。

(三)療效評價

以本法共治1711例,結果顯效890例,有效778例,無效43例,其總有效率為97.4%(12,13)。

芒針

(一)取穴

常用穴:神道透腰陽關、神道透大椎、腰奇透腰陽關。

備用穴:額三針、晝發加申脈,夜發加照海,體虛加是三里,關元,失眠加神門、三陽交;痰多加豐隆、膻中。

(二)治法

常用穴及備用穴之額三針一般均選,余穴據症而加。背穴用0.6~1.5尺芒針進行透刺。額三針取雙側眉衝沿膀胱經透刺2針,以此連線的等邊三角形另一頂點處沿督脈經透刺,余穴按常規刺法。針刺得氣後,背部穴位以中等頻率捻轉1分鐘,平補平瀉法。其餘穴位按證候用補法或瀉法,留針30分鐘。每日1次(如每週發作>3次者,每日2次),15天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70例,結果治癒19例,顯效22例,有效2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2.9%(16)。

主要參考文獻

(1)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病學教研組。針刺與癲癇腦電圖的關係的初步觀察。全國中醫經絡針灸學術座談會資料選編,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75。

(2)馮應琨。針刺穴位對癲癇患者腦波的即時影響。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1959;(5):339。

(3)李文忠。癲癇治療的一些探討。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1979;(1):1。

(4)陳克彥,等。針刺對癲癇病人腦波即時影響的觀察。中醫雜誌1982;23(6):53。

(5)李福洪,等。針灸治療原發性癲癇25例療效觀察。針灸雜誌1966;(1):15。

(6)徐笨人,等。針刺大椎穴治療癲癇95例。中國針灸1982;2(2):4。

(7)郭同經。治療癲癇的幾種方法療效觀察。中華內科雜誌1977;(3):156。

(8)陳克彥,等。頭針為主治療癲癇70例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81;1(3):13。

(9)天津市南開區興業里衛生院。電動頭皮針治療癲癇症。天津醫藥1975;3(5):250。

(10)任留江,等。針刺腦電圖定位灶的相應區對40例癲癇療效的臨床觀察。中國針灸1983,3(3):13。

(11)史子玉,等。頭針治療癲癇98例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86;6(1):17。

(12)張蔚民。穴位埋線治療癲癇865例的臨床觀察。中國針灸1987;7(3):5。

(13)李鳳太。穴位埋線治療癲癇846例臨床觀察。中國針灸1986;6(2):1。

(14)蔣立基,等。點刺拔罐會陽及長強穴治療癲癇23例。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8;7(3):30。

(15)申秀蘭,等。電頭針為主治療癲癇385例療效觀察。貴陽中醫學院學報1989;(3):48。

(16)陳幸生。芒針治療癲癇70例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88;8(2):26。

上一節 精神分裂症
癔病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