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病症治療 » 骨傷科病症 » 隱性骶椎裂引起尿便功能障礙
【內容】

體針

(一)取穴

常用穴:據主症分為4組。(1)遺尿:華佗夾脊(腰骶段);(2)滴尿:中極、橫骨、三陰交;(3)排尿困難:百會、神道、命門、秩邊;(4)排便困難:長強、會陰、肛周穴。

肛周穴位置:肛門之上下左右各4穴,距肛門邊緣外約半寸許。

(二)治法

根據臨床表現取穴,均用長針深刺,務使感應強烈,華佗夾脊宜斜向脊柱刺,下腹部穴以誘發針感向會陰或尿道口放射為佳,秩邊穴應向內向小腹方向刺,使針感向小腹及會陰或肛門放散。然後以提插捻轉之法,運針1分鐘,留針30分鐘。如滴尿不止者,以艾條溫灸中極、橫骨、三陰交3穴,至穴區潮紅為度。華佗夾脊,可加用電針,頻率以慢波為主,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待間隔3~5天後,再繼續另一療程。一般約需三~五療程。

(三)療效評價

療效評判標準:優:有明顯尿感,白天能控制排尿1小時以上,夜間不尿床,大便能控制。排尿後,恥骨上膀胱殘餘尿為「0」,尿流速度較治前增加5毫米/秒以上者;好轉:有尿意感,白天能控制尿半小時以上,夜間有時尿床,排尿時帶便;排尿後,恥骨上膀胱殘餘尿較治療前減少,或殘餘尿液平不超過2厘米,尿流速增加或增加不明顯;無效:症狀體征均同治療前。

共治815例(包括部分腰骶椎顯性裂病人),按上述標準評定:優176例(21.6%);好轉554例(68.0%);無效85例(10.4%),總有效率為89.6%。對其中234例病人,作了1~9年的隨訪,結果保持療效者91例,療效消失者67例,療效減退者70例,死亡6例(因嚴重尿路感染導致尿毒症而死亡)。表明遠期療效存在(1,2)。

主要參考文獻

(1)白求恩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尿便失禁科研小組。針灸為主治療先天性脊椎裂合併尿例失禁500例臨床分析。新醫藥學雜誌1979;(6):43。

(2)安西川,等。針刺治療隱性骶椎裂引起尿便功能障礙315例臨床觀察,北京:針灸論文摘要選編(中國針灸學會),1987:72。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