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病症治療 » 外科其他病症 » 輸液輸血反應
【內容】

耳針

(一)取穴

常用穴:神門、腎上腺、肺。

備用穴:發熱反應:交感、皮質下;過敏反應:內分泌、風溪;曲池、血海(體穴)。

(二)防治法:常用穴必取,根據反應的不同加配1~2個備用穴。預防僅用耳穴,治療可酌加體穴。如作治療,以毫針刺為主,持續捻轉,強刺激,至反應緩解後,留針30分鐘,并作間斷捻針;體針採用瀉法,留針時間同上。如作預防,宜用王不留行子或剪成小立方體的火柴棒貼耳穴,在輸液或輸血前10~15分鐘,行壓丸刺激5~15分鐘(可間斷按壓),至受血(液)者半邊頭部產生酸麻或重脹感,耳廓潮紅髮熱時,即可輸液或輸血。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為主防治輸液輸血反應960余例(次),其總有效率為95%~99%(1~8)。

體針

(一)取穴

常用穴:中衝、合谷。

備用穴:發熱加少商、商陽;頭額痛加印堂;頭項痛加列缺;胸悶噁心加內關、足三里。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必取,如效不顯時可據症加備用穴。以5分毫針刺中衝,輕者留針2~15分鐘,重者挑刺放血1~2滴,2寸毫針直刺合谷,平補平瀉強刺激,留針5~10分鐘。備用穴少商、商陽及印堂宜點刺放血,余穴針刺後平補平瀉,留針2~10分鐘。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治療輸液反應19例,結果,痊癒(針刺後症狀在30分鐘內完全消失)15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89.5%(9)。

艾灸

(一)取穴

常用穴:命門。

(二)治法

當患者在輸液過程中出現發冷、寒戰時即艾灸命門穴。方法為醫者手持艾卷在該穴周圍5厘米處旋轉,以有灼熱感而不燙傷局部為宜,灸2~3分鐘,最多不超過10分鐘。在此同時,減慢輸液速度至每分鐘70~40滴,全身反應嚴重者停止輸液。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45例,療效觀察以5分鐘為限,結果,顯效(體溫在37.5℃以下,全部症狀消失)45例,有效(體溫不超過38℃,主要症狀消失)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4%(10)。

主要參考文獻

(1)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新針預防和治療輸血反應。新醫藥通訊1971;2:18。

(2)秦智。耳針預防輸血反應的體會。護理雜誌1979;5:223。

(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9醫院一內、二內科護理小組。用火柴棒壓迫耳穴預防輸血反應。新中醫1975;3:43。

(4)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7醫院。壓迫耳穴預防輸血發熱反應。新醫藥學雜誌1977;5:20。

(5)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內科護理小組。耳針預防輸血反應。新醫藥學雜誌1977;2:27。

(6)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科血液病組。耳針防治輸血反應。新中醫1978;4:42。

(7)張桂明。耳針治療輸液反應。浙江中醫雜誌1983;18(9):415。

(8)田笑榮。耳針治療精神緊張輸血輸液反應。湖南醫學雜誌1983;2:62。

(9)趙斌。針刺治療輸液反應19例。中西醫結合雜誌1989;9(7):436。

(10)甄俊岩,等。艾灸命門治療輸液發熱反應54例。中國針灸1992;12(5):12。

上一節 手術後疼痛
淋巴結核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