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病症治療 » 眼科病症 » 中心性視網膜炎
【內容】

氣功針

(一)取穴

常用穴:分三組。(1)睛明、太陽、球後、承泣;(2)翳明、新明Ⅰ、足三里、合谷;(3)新明Ⅱ、印堂、曲池、行間、光明。

(二)治法

每次取一組穴,三組交替選用。囑病人取仰臥位,舌尖舐上齒齦,默念「靜」、「松」二字,輕閉雙眼,放鬆全身,排除雜念,內視丹田,口中唾液較多時可分三口嚥下,不可吐出。如此保持10分鐘左右,才開始針刺治療。針刺時,醫者應運氣于手指尖,使氣通過針體導入穴位,并讓患者將意念由丹田轉移到針刺部位。每個穴留針5~6分鐘。起針後讓病人作深呼吸3次後,再針第二個穴位,直到一組穴針完為止。先頭面後四肢,一般不超過6個穴位。

(三)療效評價

共治162例(233只眼),基本痊癒163只,總有效率為98.5%(7)。

體針

(一)取穴

常用穴:分兩組。(1)新明Ⅰ;(2)向陽Ⅰ、向陽Ⅱ。

備用穴:新明Ⅱ。

新明Ⅰ位置:翳風前上五分,耳垂後皺折中點。

向陽Ⅰ位置:以甲狀軟骨上緣為標誌,向兩則延伸至胸鎖乳突肌內緣相交處。

向陽Ⅱ位置:舌骨水平線,向兩延伸至胸鎖乳突肌內緣相交處。

新明Ⅱ位置:眉梢上1寸,外開5分凹陷處。

(二)治法

常用穴任選一組,每次只取1穴。其中,新明Ⅰ效不佳時,可加新明Ⅱ。新明Ⅰ操作:針體與皮膚成60度角,與身體縱軸成45度角,快速進針,再向前上方徐徐刺入,至下頜骨髁狀突淺面,可獲針感,然後以捻轉結合小提插手法促使針感到達眼區,運針1分鐘出針;新明Ⅱ:針尖呈水平刺入,緩慢進針5~8分,同上手法運針1分鐘去針;向陽Ⅰ:取仰臥位,將患者肩部墊高,頭稍後傾,充分暴露頸部,進針前先用左手將穴位附近搏動之頸動脈摸清,輕壓頸部軟組織,待眼區有感覺後,持針自胸鎖乳突肌內緣與血管間迅速刺入皮膚,以45度角沿著向後、向內、向上的方向,將針緩緩送入約1.5~2寸,待出現針感後捻動針柄,使針感達眼區,用輕提插結合小幅度捻轉手法運針後,留針10分鐘。向陽Ⅱ操作與向陽Ⅰ相同。每日1次,10次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療效標準:(1)痊癒:遠視力達1.0以上,自覺症狀消失,眼底黃斑部水腫消退;(2)有效:視力提高,自覺症狀減輕或消失,眼底病變好轉;(3)無效:與治療前無明顯改變。

共治療1439例(內包括部分陳舊性病例),總有效率在90.5~97.66%(4~6)。

主要參考文獻

(1)徐錦堂。球後奇穴電針對中心性視網膜炎的療效觀察。哈爾濱中醫1961;4(10):39。

(2)汪元駿,等。中心性視網膜炎患者針刺前後的性激素改變。第二屆全國針灸針麻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1984:33~34,北京。

(3)楊和春。復方樟柳鹼穴位注射治療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病變55例療效觀察。中西醫結合雜誌1984;4(12):731。

(4)葉玲梅。針刺向陽穴治療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600例報告。浙江中醫藥1979;7:257。

(5)解放軍155醫院。針刺「向陽穴」治療中心性視網膜炎350例療效觀察。新醫學1973;7:347。

(6)解放軍371醫院二外科。針刺新明穴治療中心性視網膜炎489例。中西醫結合資料彙編1974;34。

(7)陳長義。氣功針治療中心性視網膜炎162例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91;11(6):9。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