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病症治療 » 眼科病症 » 慢性單純性青光眼
【內容】

頭針

(一)取穴

枕上線、額中線、額旁一線、頂顳前斜線下2/5。

(二)治法

上穴每次取2~3個,交替應用。以直刺快速進針,用捻轉手法運針,頻率為180次/分,或接通電針儀,頻率為240次/分。留針30分鐘,如為手法運針,其間可行針3~4次,每次持續1分鐘;如為電針儀刺激,可持續用連續波,強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7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共以上法治療50例,計65雙眼,結果顯效46眼,有效15眼,無效4眼,總有效率93.8%(8)。

體針加耳穴壓丸

(一)取穴

常用穴:睛明、行間、還睛。

備用穴:(1)頰車、下關,頭痛加頭維或太陽,眠差加神門或內關,眼壓過高加陽白或水泉;(2)眼、目1、目2、腎、肝、內分泌、皮質下、交感、太陽。

還睛穴位置:上臂三角肌下端前沿,臂臑穴前5分處。

(二)治法

一般僅取常用穴,如效不顯,加針刺備用穴第1組。無明顯自覺症狀,配頰車、下關,症狀顯著時加他穴,每次加1穴。睛明穴,用30號毫針,進針0.5~1寸,得氣即可,刺激宜輕;行間用28號毫針,進針後,針芒略斜向踝部,以提插加小捻轉之法,使針感明顯,刺激宜重,運針半分鐘;還睛穴以28號3寸長毫針,直刺,體質強者用一進三退之透天涼手法,年老體弱者用平補平瀉手法。余穴均採用平補平瀉手法。行間不留針,其他穴位留針30分鐘。取針後,在第2組備用穴中選3~5穴,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貼敷,每次1側耳,左右交替。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次,每次按壓5分鐘。針刺每日1次,12次為一療程。耳穴貼敷為3日1次,4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天。

(三)療效評價

療效評判標準:顯效:眼壓控制在21毫米汞柱(肖氏眼壓計)以下,視野無變化,晝夜眼壓曲線或激發試驗陰性;有效:眼壓基本控制,有時波動于22~24毫米汞柱之間,晝夜眼壓曲線或激發試驗為可疑病理範圍內;無效:眼壓有時≧25毫米汞柱,余同治療前。

共以上法治療408例,其有效率在54.6~95.4%之間。其中21例共42只眼,按上述標準,結果顯效25只(59.5%),有效11只(26.2%),無效6只(14.3%),總有效率為85.7%(5,6)。

體針

(一)取穴

常用穴:分二組。(1)目窗;(2)人迎、曲池、百會。

備用穴:肝俞、腎俞、神門、太衝。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取一組,備用穴酌加。目窗穴,用1寸毫針向眼部方向沿皮刺入0.5寸,使針感向眼區放射。人迎穴垂直進針,深3~5分,平補平瀉,中等強度手法,曲池穴亦垂直進針,深1~1.5寸,行強刺激手法,百會穴平刺進針,深2~3分,亦用強刺激手法。備用穴常規刺法。均留針20~4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64例,結果,其中46例,顯效16例,有效23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4.8%(9),另18例計33只眼,顯效8眼,有效20眼,無效5眼,總有效率為84.8%(10)。

穴位冷凍針灸

(一)取穴

常用穴:太陽、風池、印堂、魚腰。

備用穴:光明、太衝、內關、腎俞。

(二)治法

每次以常用穴為主,酌加備用穴1~2個。採用半導體冷凍針灸治療儀治療。第一療程,灸柄溫度為-15℃~-20℃,每次治療20分鐘;第二、三療程,灸柄溫度為-5℃~-10℃,每次30分鐘。每療程10次,每日1次,共治三個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41例。治前眼壓增高者35例共53只眼,治後雙眼均達正常值者12例,單眼達正常值者23只眼,無效6例(6只),按眼數計算,有效率為88.7%;治前視力下降39例,治後顯效14例,有效7例,無效18例,按人數計算,有效率為53.2%(7)。

主要參考文獻

(1)盛燦若。針刺治療青光眼的初步觀察。上海中醫藥雜誌1956;(6):361。

(2)黃叔仁。針刺行間對原發性青光眼、眼壓影響的研究。中醫雜誌1963;(8):19。

(3)ChnudasiKJetal(高惠合摘譯)。針刺治療單純性青光眼。國外醫學中醫

中藥分冊1982;4(5):53。

(4)周文新,等。原發性青光眼針刺前後眼血流圖的變化。上海針灸雜誌1989;8(1):8。

(5)施益浩。單純性青光眼針刺治療的臨床觀察。北京中醫1984;(3):49。

(6)郭素云。還睛穴治療眼疾520例臨床觀察。陝西中醫1988;9(5):215。

(7)侯升魁,等。冷灸治療青光眼的療效觀察。遼寧中醫雜誌1984;8(10):30。

(8)王仰文,等。頭針治療慢性青光眼50例。陝西中醫1991;12(4):177。

(9)景寬,等。針刺目窗穴為主治療單純性青光眼的療效觀察。雲南中醫雜誌1990;11(4):31。

(10)盧和杠,等。針刺人迎、曲池穴對青光眼18例療效觀察。黑龍江中醫藥1989;(6):37。

上一節 斜視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