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體針

(一)取穴

常用穴:內斜視,(1)瞳子髎、風池、四白、太衝;(2)球後、太陽、目窗、外關;(3)絲竹空、魚腰、頭維、光明。

外斜視,(1)睛明、眉衝、魚腰、合谷;(2)攢竹、風池、四白、太衝;(3)下睛明、光明(頭)、曲差、京骨。

下睛明穴位置:睛明穴下0.2寸許。

(二)治法

據症而取,每次取1組穴,3組穴輪用。雙眼斜視取雙側,單眼斜視取單側。眶內穴位宜慢慢刺入,不作大幅度捻轉。小兒速刺入,捻轉半分鐘左右即出針。其餘進針得氣後施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分鐘,15分鐘行針1次。每日或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日。

(三)療效評價

本法適宜于共同性斜視和麻痹性斜視患者。

共治176例,痊癒116例(65.9%),顯效35例(19.9%),有效14例(7.9%),無效11例(6.3%),總有效率為93.7%(6)。

皮膚針

(一)取穴

常用穴:正光1、正光2、風池。

備用穴:據辨證分型取穴。

肝血不足型:眼斜,發病與高熱抽搐有關,目干畏光、急躁頭痛、口苦多夢,脈細稍弦或小數,苔薄白。

肝俞、膽俞、內關、百會。

脾氣虛弱型:眼斜,視物不清,面色皝白,神倦納少,頭暈體瘦,時有便溏,脈細弱或緩,苔薄白。

脾俞、胃俞、中脘、百會、內關、足三里。

腎虛型:眼斜,多自幼發病,屈光度較薄,視力較差,頭暈發枯,面色欠華,常有遺尿,苔薄或淨,舌質淡或尖紅。

腎俞、肝俞、膽俞、大椎、腰椎兩側、內關。

調理鞏固:眼位已正或基本恢復,視力未達到正常:

胸椎8~12,腰椎兩側,百會、大椎、肝俞、膽俞、脾俞、腎俞、中脘。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均取。備用穴據證型酌加。在具體選穴時,則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為有屈光不正者,先增進視力,備用穴之內關必加;第二階段是在上述基礎上糾正斜視,則百會或肝俞、膽俞每次必加;第三階段為鞏固階段,則均酌取最後一組備用穴。

採用普通皮膚針或電梅花針叩刺。如為電梅花針,則將特製的電梅針針具接通晶體管治療儀,用直流電,電壓9伏,電流以強度小于5毫安,以病人耐受為度。然後在每一穴區之0.5~1.5厘米直徑內作均勻叩打,計20~50下。胸腰椎兩側,由上至下各叩打3行。第1行距脊椎1厘米,第2行距脊椎2厘米,第3行距脊椎3~4厘米。如用普通皮膚針,叩打方式同上,力求用腕力彈刺,力量以中等強度為宜,至局部出現明顯潮紅為度。隔日1次,15次為一療程。,停針半月後,繼續下一療程。患者在治療期間堅持自我按摩兩側之正光1和正光2,每次50~100周,每日早晚2次。

(三)療效評價

本法主要用於治療共同性斜視,對像以20歲下的青少年為宜。

療效判別標準:痊癒:眼位復正,視力增加到1.0以上。顯效:眼位復正或基本復正,視力增加3行,但未到1.0;或斜視程度減少一半,視力增加到1.0以上。有效:眼位基本復正,視力增加1~2行;或斜視程度減少不到一半,但視力增加2行以上。無效:無改善或改善未達到有效標準。

共治共同性斜視103例,共180只眼。以上述標準評定,痊癒57只(31.0%),顯效101只(55.5%),有效21只(11.5%),無效3只(1.7%),總有效率為98.3%。內斜視比外斜視療效好,斜視程度在15度效果較好(2)。

體針加穴位貼敷

(一)取穴

用常穴:四白、合谷、球後。

備用穴:內斜肌麻痹:陽白透魚腰、瞳子髎透絲竹空;外斜肌麻痹:攢竹透睛明、四白透承泣。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均取,四白、球後針患側,合谷選任1側,左右交替。備用穴據症而取。令患者取臥位(如患兒不合作,可由家屬抱坐)。四白穴應摸準穴位進針,以引出觸電感為佳,球後針深1.5寸,使眼眶酸脹感明顯,合谷局部得氣。透穴要求進針快,沿皮下送針須慢。均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每隔10分鐘,刮針柄半分鐘。如為不合作小兒,可採取快速進針,輕度捻轉不留針法,不予透刺。針後,可在備用穴取1~2穴貼敷馬錢子片,用膠布固定,酌情保留12~24小時。每日或隔日針刺貼敷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周。

馬錢子片炮製:先將馬錢子加適量水浸泡1個半小時,再加入適量綠豆加熱,直煮至綠豆開花,取出馬錢子,趁熱去皮,并切成片,曬乾貯存于乾燥容器備用。

(三)療效評價

本法主要用於麻痹性斜視。

療效判別標準:痊癒:眼肌力恢復,斜視和復視消失。有效:眼肌力部分恢復,斜視改善,尚殘存復視。無效:治療後未見改善。

共治麻痹性斜視81例,痊癒49例(60.5%),有效為25例(30.9%),無效7例(8.6%),總有效率為91.4%(3~5)。

主要參考文獻

(1)胡錚。針刺治療眼球內斜視二例報告。上海中醫藥雜誌1958;(9):27。

(2)鐘梅泉。辨證分型以梅花針治療共同性斜視103例。中國針灸1984;4(2):11。

(3)楊元德。麻痹性斜視的針刺治療。遼寧中醫雜誌1988;(5):37。

(4)聶漢云。針刺配合穴位貼敷治療麻痹性斜視42例。四川中醫1987;(6):49。

(5)劉世安。針刺治療10例斜視的療效觀察。福建中醫藥1981;1(1):32。

(6)高萬祥,等。針刺治療斜視176例療效觀察。山西中醫1985;1(1):48。

zzz青少年近視眼

電梅花針

(一)取穴

常用穴:(1)正光1、正光2;(2)睛明、承泣。

備用穴:風池、內關、大椎。

正光1穴位置:眶上緣外3/4與內1/4交界處。

正光2穴位置:眶上緣外1/4與內3/4交界處。

(二)治法

常用穴以第1組為主,如效不顯改用第2組,亦可交替使用。備用穴酌取1~3個。以電梅花針具,接通晶體管醫療儀通電,電源電壓9伏,電流小于5毫安;或接電針儀,頻率調至60~120次/分。然後在正光1和正光2穴區0.5~1.2厘米範圍內均勻叩打20~50下;睛明、承泣穴,每穴叩打5分鐘左右。備用穴叩打同正光穴。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半月。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痊癒:視力達1.0或以上者;顯效:視力增加3級(按視力表每一行或0.01至0.09為1級),但未達到1.0者;進步:視力增加1~2級者;無效:無增進或增進不到1級者。

共以上法治療2676只眼,總有效率為94.2%。其中2284只眼按上述標準評定:痊癒494只(21.6%),顯效1307只(57.2%),進步461只(20.2%),無效22只(1.0%),總有效率為99.0%(3、4)。

耳穴壓丸

(一)取穴

常用穴:眼、肝、腎、近視。

備用穴:目1、目2、神門、心。

近視穴位置:位於耳甲腔食道穴與口穴之間。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取3穴,備用穴2穴。將王不留行籽或磁珠(380高斯)置於0.7×0.7厘米小方塊膠布上,貼于選定之耳穴。應耳廓內外對貼,以加強刺激。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穴1分鐘。每次貼一側耳,如貼雙側,則應將治療的耳穴數減少為3穴,以便於輪替。每週換貼1次,4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周。

(三)療效評價

共治2,478例,其總有效率為72.1~77.1%(9~13)。

體針

(一)取穴

常用穴:承泣、睛明、球後。

備用穴:翳明、風池、四白、合谷、攢竹、太陽。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取1~2穴,酌配1~2個備用穴。承泣穴,取1.5寸長之30號毫針,以30度角向睛明方向斜刺,約刺入1寸左右,待眼區周圍有酸脹感或流淚時,輕輕搗刺3~5下,注意不宜大幅度提插,留針10分鐘。球後、睛明穴,直刺1.5寸,送針宜緩,不可捻轉提插,待眼球有明顯的酸脹感時留針10分鐘。亦宜用30號2寸長毫針。翳明、風池穴,取28號1.5寸毫針,刺入0.8寸,獲得針感,即留針10分鐘。余穴進針後,施捻轉手法,中強度刺激,得氣即可。留針15分鐘。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間隔3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6186只眼,以類似上述標準評判,痊癒2372只(38.3%),顯效1950只(31.4%),有效1543只(24.8%),無效340只(5.5%)。總有效率為94.5%(5~8)。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常用穴:睛明、承泣、合谷。

備用穴:(頭)光明、(足)光明、養老。

(二)治法

每次以常用穴為主,如效不顯可酌加備用穴。用氦氖激光器照射,波長為6328埃,功充為1.5~2毫瓦,工作電流強度為6毫安。光束垂直照射。患者取正坐位,雙目閉合,眼部穴每穴照射2分鐘,余穴為4分鐘。光斑直徑小于1.5毫米,光束發射角小于2毫弧度。每次選2~3穴,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日。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顯效:視力提高4行或以上;有效:視力提高1~3行;無效:視力無改善。

共治220例,200例按以上標準評定,結果顯效69例(34.5%),有效114例(57.0%),無效17例(8.5%),總有效率為91.5%(14,15)。

核桃殼灸

(一)取穴

常用穴:阿是穴(患眼)。

備用穴:目1、目2、眼、肝、腎、神門、心、脾。

(二)治法

先特製灸用眼鏡架1具,并放置經野菊花、石決明煎煮液浸泡2日之核桃殼,在距1寸處插上一寸左右艾卷段。架在患者之患眼前,點燃,令閉眼,約灸20分鐘左右。每日1次,2周為一療程。為加強療效,可選4~5個備用穴,貼敷王不留行子,每次一側,二側交替,囑患者自行按壓,每日3次,每次每穴2~3分鐘。每週換貼1~2次,2周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42例,顯效10例,有效28例,無效4例(均伴有散光),總有效率為90.5%(17)。

頭針

(一)取穴

常用穴:視區。

(二)治法

雙側均取,用26~28號3寸毫針,沿頭皮下斜刺進針至要求深度,以>200次/分的速度持續捻轉2~3分鐘,留針20分鐘,出針前復行針1~2次。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4周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43例86只眼,結果恢復正常37只,有效47只,無效2只,平均視力增高0︰36;屈光度平均降低0.38度(18)。

腕踝針

(一)取穴

常用穴:上1穴。

上1穴位置:小指掌側尺骨緣前方,用拇指按壓有凹陷處。

(二)治法

雙側穴均取,以30號或28號1.5寸毫針,與皮膚成15度角速刺進針,然後,把針體放平,使之貼近皮膚,緩緩向近心端方向送針。應無疼痛和得氣感。留針1小時。留針時,患者宜向遠處眺望。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日。

(三)療效評價

共治151例,229只眼,結果痊癒17只(5.1%),顯效97只(32.4%),有效139只(46.5%),無效46只(15.4%),總有效率為84.9%(16)。

主要參考文獻

(1)汪寶麟。針術對近視眼療效的初步觀察。哈醫學報1958;4(1):34。

(2)黃劍紅。針灸治療近視眼概況。中國針灸1989;9(5):43。

(3)鐘梅泉。電梅花針治療青少年近視眼的臨床研究及正光穴對視力的影響。中國針灸1982;2(1):21。

(4)王淑媛,等。電梅花針治療近視眼工作小結。中級醫刊1985;(8):54。

(5)葛書翰,等。針灸治療近視眼1100例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86;6(1):12。

(6)陳朝明,等。針刺治療青少年近視眼1866例臨床療效觀察。中級醫刊1986;(4):48。

(7)楊道全。近視247例針刺療效觀察。四川中醫1985;3(10):43。

(8)趙庭富。針刺球後穴治療近視眼210例。廣西中醫藥1981;(3):46。

(9)張燕華,等。按壓耳穴治療青少年近視眼的一種新措施:1651只病眼的近期療效觀察。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86;(3):26。

(10)周玉冰,等。王不留行貼壓耳穴治療青少年近視眼517例近期療效觀察。浙江中醫雜誌1983;18(3):64。

(11)陳作慎。耳穴埋藥治療青少年近視眼(905只眼)近期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86;6(3):9。

(12)王瑞芝。耳穴埋針法治療近視眼207例。中國針灸1985;5(1):8。

(13)楊金棠。耳穴按壓治青少年近視眼337例。陝西中醫1985;6(6):271。

(14)陸汝貞,等。氦氖激光治療低度近視眼療效觀察。上海針灸雜誌1966;(3):9。

(15)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進展。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1:304。

(16)江洋。腕踝針治療近視眼151例。上海針灸雜誌1987;(4):11。

(17)岳新。核桃皮灸治療青少年近視眼42例。中國針灸1989;9(5):4。

(18)成定滿。頭皮針矯治中學生假性近視43例效果觀察。陝西中醫1988;9(2):562。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