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刺絡拔罐

(一)取穴

常用穴:大椎、陶道、阿是穴。

備用穴:頭部皮損加四神聰、上星、頭維;頸項加翳明;背部加天宗、肝俞、脾俞;上肢加肩髃、曲池;腰部加腎俞;下肢加新環跳、血海、梁丘、陽陵泉。夾脊胸5~6,腰2~3。

阿是穴位置:皮損區。

新環跳位置:尾骨尖旁開3寸。

(二)治法

一般僅用主穴,如效不佳可加備用穴。在選配穴時應視皮損分佈及消退情況按順序自上而下選擇,如背部皮損未退或未退淨不宜取腰以下穴位。選穴宜少而精,主穴大椎、陶道,每次選1個,交替輪用,阿是穴僅在殘留皮損時用,備用穴取1~2個。刺絡拔罐操作如下:選定穴位常規消毒後,先以三棱針點刺,要求輕淺快,以拔出0.3~0.4毫升血液為宜,留罐約10~15分鐘,頭頂部穴位可點刺不拔罐。殘留少數皮損,可沿皮損四周和中間點刺數下,然後拔罐。如上法療效不顯,則可在夾脊胸5~6,腰1~2,以2寸毫針成45度斜向脊柱刺入,得氣留針20分鐘。刺絡拔罐每日或隔日1次,15次為一療程,間隔3~5天,再用下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基本痊癒:皮損全部消退或殘留少量點狀損害;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有效:皮損部分消退;無效:治療前後未見變化。

共治749例,基本痊癒353例(47.7%),顯效170(22.8%),有效:147(19.7%),無效77例(10.5%),總有效率為89.7%(3,4)。

割治(之一)

(一)取穴

常用穴:屏尖、對耳輪下腳、上耳背、中耳背。

備用穴:大椎、跟平、陽溪、長強穴上1寸半。

跟平穴位置:內、外踝聯線與跟腱相交處。

(二)治法

Ⅰ號粉:麝香1.5克、官粉15克、冰片3克、白胡椒3克、紅礬3克、蒼耳子(炒)6克,共為細末,裝瓶,高壓消毒備用。Ⅱ號粉:皂角、白胡椒各9克,共為細末,裝瓶,高壓消毒備用。

以常用穴為主,酌加備用穴,每次選2~3處,穴位可輪流取用。用眼科手術刀,屏尖穴,自上至下輕划1~2刀,見血為度,對耳輪下腳,刀尖垂直輕划1~2刀,深約0.1厘米,上、中耳背各作一條任一方向之切口,長約3~4毫米,見血為度,不可傷及軟骨。大椎及長強上1寸均作「十」字刀口,余穴作「一」字刀口。屏尖及耳輪下腳切口後撒Ⅱ號粉,耳背不撒藥,僅出血4~5滴。體穴均撒Ⅰ號粉,撒藥後用艾條薰灸,待局部有燒灼感時移去艾條。每日或隔日割治1次,10次為一療程。停治5~7日後再作下一療程。

嚴重患者,可在病損區配合塗輕紅膏(輕粉15克、紅粉15克、冰片15克、血竭15克、水楊酸15克,共研細末,加凡士林調成糊狀)。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331例,基本痊癒224例(67.7%),顯效40例(12.2%),有效42例(12.5%),無效15例(7.6%),總有效率為92.4%(5,6)。本法尚適用於神經性皮炎、白癜風等。在治療時一定要注意嚴密消毒,以免引起感染。

穴位注射(之一)

(一)取穴

常用穴:肺俞、曲池、大椎、血海。

備用穴:頭項皮損加安眠、風池;背部加膈俞;上肢加外關、合谷;腰部加腎俞;下肢加次髎、風市、絕骨。

(二)治法

當歸注射液、混合注射液(維生素B12500微克/1毫升加鹽酸異丙嗪25毫克/1毫升)。

上述藥物每次任選一種,取常用穴1~2個,備用穴1~2個,輪流選用。常規消毒後,用5號齒科針頭垂直或斜入穴位,得氣後,略作提插使針感明顯時猛推藥液,使針感更為顯著。每穴注入量:當歸注射液為0.5毫升,混合注射液為0.1~0.2毫升。然後迅速出針。隔日或隔2日注射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為7天。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基本痊癒:皮損面積消退95%以上或僅留色素脫失斑,瘙痒完全消失;顯效:皮損面積消退70~90%,瘙痒基本消失;有效:皮損面積消退30~70%,瘙痒明顯減輕;無效:症狀體征未達到有效水平或無改善。

共治354例,按上述標準,基本痊癒144例(40.7%),顯效65例(18.3%),有效95例(26.8%),無效50例(14.2%),總有效率為85.8%(7~9)。

穴位注射(之二)

(一)取穴

常用穴:肺俞。

備用穴:心俞、曲池、足三里、肝俞。

(二)治法

此法為自血穴位注射法。

以常用穴為主,加備用穴1~2穴。先在耳廓作常規消毒,用1%普魯卡因局麻,手術刀切開耳背1/3處的小血管1~2毫米。用內裝有2.5%枸櫞酸鈉0.5~1毫升的注射器于切口處抽取血液2~5毫升,并迅速注于所定的穴位內。進針深度以局部感到以酸脹麻等感覺為宜。注射完畢後,應令病人休息5~10分鐘。15~20天1次,3次為一療程。病情頑固者隔2個月再作一療程。可在易發季節前做預防性治療1~2次,以避免復發。

(三)療效評價

共治50例,基本痊癒20例(40.0%),顯效7例(14.0%),有效10例(20.0%),無效3例(6%),總有效率為94.0%(10)。

體針

(一)取穴

常用穴:(1)大椎、肺俞、膈俞;(2)曲池、足三里、血海。

備用穴:頭部皮損加風池;面部加迎香、素髎;上肢加支溝、合谷;下肢加三陰交、陽陵泉。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取1組,兩組交替輪用,據皮損嚴重部位,加備用穴。進針得氣後,大幅度提插捻轉,使感應強烈,運針約1分鐘,留針20~30分鐘。留針期間,施以間斷行針,去針後,可在主要皮損部位,以皮膚針叩至微微出血,加拔火罐15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126例,有效率為60.0~100%。各家針刺取穴手法類似,但療效相差懸殊,可能與療效評價標準不同有關(2,11,12)。

穴位埋植

(一)取穴

常用穴:(1)阿是穴;(2)心俞、肝俞、腎俞、風門、膈俞。

備用穴:曲池、足三里。

阿是穴位置:脊中線旁開2寸,自第7頸椎至第2骶椎分為5個等分,即5個埋線點,兩側共10點。

(二)治法

第1組穴屬首選,如效不佳改用第2組穴。備用穴據症情酌加,上肢皮損明顯加曲池,下肢明顯加足三里。採用注線法埋植。用帶芯腰穿針1支,將0~2號腸線剪成2厘米長裝入針孔內,穴位消毒局麻後,針尖順脊柱方向斜刺入肌層約2.5厘米左右,然後將腸線注入,針眼蓋以無菌紗布。每2周埋線1次,第1次埋線時可不加備用穴。夏天不宜用此法,以免引起感染。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治療597例。基本痊癒349例(58.4%),顯效123例(20.6%),有效為95例(19.9%),無效30例(5.1%),總有效率94.9%。對基本痊癒的256例進行為期10年隨訪,結果共174例復發(復發率為68.0%)。其中1~2年復發48例,3~5年復發42例,6~8年復發53例,9~10處復發31例。表明穴位埋植有較好的近期效果,但遠期復發率較高(13,14)。

割治(之二)

(一)取穴

常用穴:肺、心。

備用穴:病損對應耳穴、神門。

(二)治法

敷藥製備:艾炭、血餘炭、野菊花、馬齒莧、地榆、苦參、蛇蛻、大楓子、乳香、沒藥,煅後研細末,裝瓶備用。

常用穴為主,如效不須加用或改用備用穴。在穴區常規消毒後,用眼科手術刀,划一條長2~3毫米小口,使之微有血出,隨即將煅成炭末之上述敷藥塗于切口處,上置消毒紗布并予固定。7天割治1次,5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500例,經3~5治療,皮損完全消退者238例,消退50%以上者131例;治療5次以上,皮損消退20~50%者74例,皮損無改變者15例,總有效率為97.8%(5)

刺血

(一)取穴

常用穴:自大椎至腰陽關間督脈段各穴點。

(二)治法

在穴線上先進行消毒,用三棱針或粗毫針,在諸穴點刺,出血少許,如出血不暢,可加以按壓。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250例,通過二個療程治療,246例獲效,總有效率達98.4%(16)。

主要參考文獻

(1)郭再唐。針灸療法治療60例牛皮癬的初步總結。中華皮膚科雜誌1959;(1):9。

(2)陶義訓,等。針灸療法國外文獻集錦,上海:上海衛生出版社,1956;113。

(3)旅大市中醫醫院新醫療法室。點刺火罐療法治療662例銀屑病的療效觀察。新醫藥學雜誌1977;(4):190。

(4)趙福蘊。針刺拔罐治療牛皮癬87例療效觀察。北京中醫1986;(2):44。

(5)武安縣陽邑地區醫院。中醫割治療法治療銀屑病(牛皮癬)318例初步報告。天津醫藥1977;(5):81。

(6)周允嫻。耳穴割治法治療銀屑病(牛皮癬)13例。中國針灸1985;5(2):13。

(7)張殿龍。中藥加穴位注射治療100例銀屑病患者臨床觀察。中華皮膚科雜誌1986;19(3):166。

(8)顏喜賢。穴位注射治療銀屑病107例。吉林中醫藥1986;(1):19。

(9)焦國瑞。針灸臨床經驗輯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1;352。

(10)羅玉風。自血穴位注射法治療牛皮癬50例。浙江中醫雜誌1983;18(8):312。

(11)廖繼發。針刺治療銀屑病41例報道。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1;(6):47。

(12)顧霞仙。針刺治療銀屑病25例療效觀察。上海針灸雜誌1982;(3):4。

(13)邊文祥。埋線治療銀屑病。上海中醫藥雜誌1982;(10):20。

(14)隋寶儉,等。埋線治療銀屑病577例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88;8(2):14。

(15)周瑞華,等。耳穴埋藥治療銀屑病500例臨床觀察。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7;11(7):38。

(16)張連城。針刺放血治療銀屑病250例。中國針灸1991;11(1):53。

上一節 神經性皮炎
白癜風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