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針刺麻醉 » 針麻發展史 » 形成時期(1967~1979)
【內容】

1970年5月11日~17日,在上海舉辦了第一期全國針刺麻醉學習班,目的是為了交流經驗,進一步推進「針麻熱」。當時,全國已有26個省、市、自治區的203個單位開展針刺麻醉,累計病例達57,156例,明確記錄日期者為28,735例。其中,1966年6月後積累的有24,538例,這個數字為「文革」以前八年的5.8倍。在手術種類上,已接近一百種,幾乎遍及各科常見手術。

1971年7月18日,我國新華社以「在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指引下,我國醫務工作者和科學工作者創造成功針刺麻醉」為題,首次向全世界正式公佈了這一消息。該文指出:「這種麻醉技術的成功,突破了外科手術必須使用麻醉藥物的舊框框,對醫學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大量臨床實踐表明,針刺麻醉具有安全、簡便、經濟、有效的特點。目前已有四十多萬名病人,包括几個月的嬰兒和七、八十歲的老人,用針刺麻醉進行了手術」。最後強調:「從針刺治療到針刺麻醉,是我國針灸學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使歷史悠久的中國醫藥學大放光彩。針刺麻醉的出現和發展,將推動人們進一步探索經絡學說等中醫基本理論的實質,同時對現代生理學、生物化學、解剖學等基本理論學科也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

這篇報道的發佈,不僅進一步推動了國內的針刺麻醉熱潮,對國外也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各國醫學科學工作者,正是通過對針刺麻醉的接觸不僅認識了針刺麻醉的本身而且更進一步瞭解了神奇的中國傳統針灸學術。1972年,首次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為令人百思不解的針刺麻醉手術所傾倒。於是,他在帶回中國人民友誼的同時,也捎走了針灸術的信息,形成了至今仍風靡歐美的「針炙熱」。

「針麻熱」有增無減。1972年10月,在上海又舉辦了第二屆全國針刺麻醉學習班,為期達一個月之久。參加的代表167人,提供論文357篇。這些論文被選編成三本論文集:《針刺麻醉資料綜述》、《針刺麻醉的臨床應用》和《針刺麻醉原理探討》,後來由人民衛生出版社于1973年7月出版。到1972年,針刺麻醉手術病例已達到60余萬例。臨床上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廣西、安徽等省的一些單位,開始將針刺麻醉用於休克、危重病人的手術,充分地發揮針刺對生理功能紊亂的調整作用,并取得較好的效果,顯示針刺麻醉在這方面優于藥物麻醉的長處。針刺麻醉手術種類,仍在繼續增加。1972年4月19日,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現名仁濟醫院),首次為一名三聯症病兒施行針麻下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這是一項較高難度手術,他們後來又完成了230例。

在穴位刺激的方法上,增添了頭針麻醉、手針麻醉、面針麻醉、鼻針麻醉、唇針麻醉、推拿麻醉及粗針麻醉,但其中相當一部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得以進一步推廣。

總體的看,針刺麻醉原理研究這個階段做得最多的是神經生理學方面的工作。1972年上海市提交全國針麻學習班有關機制研究的論文58篇,神經生理方面的就占41篇之多。無論在深度和廣度上,較之六十年代有了較大的進展。人們對針刺所激發的感受器及傳入神經纖維,已有初步瞭解。並且大致上弄清針刺刺激所引起的衝動是通過各級中樞水平(脊髓、延髓、腦幹、下丘腦及大腦皮層)來抑制損傷性痛刺激(即手術損傷的刺激)的神經衝動,從而達到鎮痛作用的。對其中的一些重要部位和核團的作用,有了粗略的認識。當然,這只是在總體上勾勒出一個極為模糊的輪廓,大量具體的細節還很不清楚。

神經體液物質方面的研究,由於技術難度較高,開展單位較少等,仍然是薄弱環節。當時,已經發現某些神經遞質,如腎上腺素、5-羥色胺、乙酰膽鹼以及其他一些體內代謝產物,與針刺鎮痛有關,其體內含量在針麻過程中可發生變化。另外幾種物質,如前列腺素等,也已被注意。

到1974年,我國已完成針刺麻醉手術106萬例。

1974年12月2日~1975年1月6日,繼同年8月在上海召開的全國針刺麻醉研究工作會議之後,在西安市舉行了全國針刺麻醉研究專業會議。這次會議標誌著針刺麻醉研究工作,從全面積累轉向重點深入,并推動了這一轉移。

會議修改制訂了1975~1980年全國針刺麻醉研究規划(草案)和1975年度划(草案)。著重做了兩件事:

第一,設立重點攻關課題。其中,臨床研究集中選擇十種針刺麻效果比較好,開展時間較長,積累手術例數較多的,具有一定基礎的病種。原理研究,則重點探討當時認為有苗頭的五個方面課題。

第二,為了集中力量,統一標準,圍繞上述攻關課題,組織全國性的協作組。并制訂統一的規程(從選穴、操作到效果評定等),以及比較切實的近期和遠期規划。

會上共成立了十個臨床專題協作組:1.以北京、上海等14個省、市組成的全國針刺麻醉肺切除朮科研協作組;2.以江蘇等16個省、市組成的全國針刺麻醉輸卵管結紮科研協作組;3.以北京等13個省、市組成的全國針刺麻醉剖腹產手術科研協作組;4.以上海等14個省、市組成的全國針刺麻醉神經外科科研協作組;5.以吉林等6省、市組成的針刺麻醉上頜竇手術協作組;6.四川等21個省、市組成的全國針刺麻醉甲狀腺手術科研協作組;7.遼寧等9個省、市組成的全國青光眼手術針刺麻醉科研協作組;8.廣東等7個省、市的針刺麻醉腹股溝疝手術科研協作組;9.湖北等9個省、市的針刺麻醉闌尾切除手術科研協作組;10.全國針刺麻醉四肢手術協作組。另有5個原理專題協作組,即1.穴位與針感研究組,由陝西省負責,從事對穴位針感裝置形態學、針感和鎮痛效應傳入纖維的研究;2.經絡感傳(現通行稱循經感傳)現象研究組,由中國中醫研究院和福建省負責,開展對循經感傳及其與針刺麻醉效果的研究;3.體表、內臟聯繫途徑的研究,由廣東省負責,通過建立動物模型及確定觀察指標,對此進行較深入的研究,有助于闡明針刺麻醉作用途徑;4.針刺調整作用的研究,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具體負責,通過固定穴位及刺激參數觀察針刺麻醉下對各級神經系統活動及體液物質的調節;5.針刺鎮痛作用的研究,具體由上海負責,深入瞭解針刺鎮痛中樞通路、中樞結構及有關物質。

1975~1979年,針刺麻醉手術總例數躍增至200萬例。但這五年間所作的手術種類已基本上集中在一、二十種範圍內,并對主要手術,進行了全國性的大樣本重複。

針刺鎮痛機理的探索,這一階段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其中,最有成效的是神經體液物質方面的研究。通過科學工作者大量的工作,終於弄清了在中樞確確實實存在兩個互相對抗的系統:增強鎮痛的系統和削弱鎮痛的系統。並且初步找到了二類相對抗的中樞神經遞質:一類是以內源性嗎啡樣物質、5-羥色胺和乙酰膽鹼為主的有加強針刺鎮痛作用的遞質;另一類則以內源性抗嗎啡樣物質、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為代表,可削弱針刺鎮痛。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證明針刺鎮痛是有物質基礎的。

關於針刺鎮痛機理的神經生理學方面研究,亦有較大的進展。總的看來,以皮層下的工作做得最多,大腦皮層的有關研究還比較零碎。通過這一階段的工作,并結合以往的基礎,基本上勾勒出了一幅神經系統中針刺鎮痛傳導過程、比較完整的框圖。它大致是這樣的:針刺或其他形式刺激體表穴區,引起深部組織感受器或神經小枝發放傳入衝動,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各級水平激活痛覺調整系統。通過它們的活動,調製痛覺信號的傳遞,使痛覺信號減弱,併發生性質上的改變,從而發揮鎮痛效應。其傳導過程,還包括複雜的環路。

1979年6月1~5日,在我國首都北京,隆重召開了首屆全國針灸、針刺麻醉學術討論會,參加這次會議的國內代表六百餘名,應邀參加的還有來自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百五十多位外國學者,這是我國針灸、針刺麻醉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盛會。

全國各地向大會提交的學術論文達1027篇之多,經過學術委員會評選,在大會交流的論文共534篇,其中針麻臨床及原理研究的論文約300餘篇,佔據一半以上。在大會宣讀的20篇國內論文中,針刺麻醉文章為11篇。充分顯示了針刺麻醉研究在針灸學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次會議全面地檢閱了我國建國以來針灸、針刺麻醉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并與外國學者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在針刺麻醉臨床方面,重點介紹了顱腦外科手術、肺切除朮、剖腹產、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全喉截除朮及尚存在較大難度的胃大部分切除朮。在針刺麻醉原理研究方面,則著重展示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特別是鎮痛物質的研究工作。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