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針刺麻醉 » 針麻發展史 » 針麻效果術前預測法
【內容】

針麻的臨床實踐證明,其效果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性。在手術前應用生理、生化、心理等指標,對針麻個體的特性作科學的預測,以選擇適宜使用針麻的病人,這就是針麻效果的術前預測(實質上即是針麻適應者的選擇)。

由於人體機能調整過程取決於機體的機能狀態,特別是針麻鎮痛效果還受著手術操作技術、輔助藥物、手術病灶的局部情況等因素影響,所以針麻效果術前預測的準確率還不能達到十分滿意的程度。

常用的預測方法,大體上可分為,單指標預測及多指標預測。多指標預測的效果預報又有經驗綜合判定及數學方法綜合判定之別。

指標多屬生理、生化、心理學的範圍,大多數比較簡便、易行。常用測定法如下:

一、皮膚感知覺閾的判定法

痛閾、耐痛閾、觸覺閾綜合敏感性和針麻效果關係非常顯著。

(一)痛閾測定法:痛閾的本身含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成分。人為致痛,主觀報痛的方法,使痛閾測定不能作到絕對客觀。目前所用的測痛方法繁多,較為理想的測痛方法要符合:(1)刺激強度的增加與痛覺強度的增加相平行,可分級定量,易確定終點;(2)對組織無害,可重複測量;(3)無明顯的重複測量適應性。常用的方法有:(1)物理法(機械、熱、輻射光、電、高音頻刺激等);(2)化學法;(3)電導入離子法等。在針麻預測研究中,動物試驗多用物理法,臨床中多用機械法、電導入離子法。

機械法:採用特製彈簧壓力定量測試器。頂端面積約1mm直徑,接觸皮膚後,逐漸勻速加壓致痛時的壓力值即為痛閾,再繼續加壓至被試者不能忍受時的壓力值為耐痛閾。

電導入離子法:將含飽和氯化鉀溶液電極置於皮膚表面,用緩慢逆升直流電,將電極內的鉀離子導入皮膚致痛。閾值均以電流值表示。

有關痛閾的几個問題:(1)痛閾依靠被試者主觀報痛。痛反應閾則系依痛而產生的客觀反應作閾值。兩者不同,其值也不完全平行;(2)痛閾在同體有較明顯波動,具有不恆定性;(3)痛閾的複雜性:痛覺除有生理成分外,還有精神反應成分參與,構成較為複雜。影響痛閾的因素很多,除測定條件、技術外,機體個體間差異及機能狀態都會產生很大影響。

(二)兩點辨別閾的測定。用帶有標示兩尖端距離刻度的兩腳規,以恆定的速度和壓力接觸皮膚,將兩腳規距離逐次加大或減小,以被試者報告剛剛能清晰分辨兩點的距離(cm)為閾限。臨床意義表明除皮膚觸覺遲鈍外,大腦皮層的判別力也有改變。

二、植物神經系統機能狀態的測定

常用的指標有呼吸波、指端脈搏波、心率、皮膚交流電反射等。人直接或經過換能裝置連接至生理記錄儀顯示記錄,近年來也有用記錄信號經電子計算機處理數據的。

一般來說,針刺效應好者,針刺後呼吸、心率均勻平穩以致減慢,脈搏波波幅增高,皮膚電趨于穩定,幅度減少;針刺效應差者,則出現相反的變化。

三、針麻前後血液中與痛有關化學物質變化的測定

針刺後人體產生一系列複雜的機能調整作用,血液中化學物質總的變化趨向是,致痛物質(如激酞、5-羥色胺、前列腺素等)相對減少;鎮痛物質相對增加(如內腓肽類物質、緩激肽酶等)。但由於檢測方法複雜,需用專門設備和技術,目前在針麻臨床中尚處研究階段,應用不夠廣泛。

應用生物活性物質作為針麻效果術前預測的指標,不僅在臨床應用上有實用價值,而且對機理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多指標綜合預測法。

由於針麻是以人體機能調整作用為基礎的,它受多種複雜的因素影響,單一的生物、生化或心理指標難以全面反映個體差異和機能狀態,所以,許多單位趨向于應用多項指標綜合預報針麻效果。綜合預報的方法,可為經驗綜合判定,也可用數學多元回歸方法綜合判定。

測定的儀器及指標:

(一)痛與耐痛閾

儀器:57~9D鉀離子測痛儀(電極內徑1.5mm)

參數:大階梯;直流;自動遞升電流;階梯高度0.15毫安;波寬0.6毫秒;電極置飽和氯化鉀溶液。

測定方法:將電極放入切口中央,嚴密接觸,保持一定壓力,按下列指導語操作:痛閾:「當你剛剛感覺到電極部痛的時候告訴我」。耐痛閾:「當你痛到不能忍時告訴我,并請你記住這痛的程度,以後再測時,都要以此為標準。」

(二)容積脈搏波:

儀器:多導生理記錄儀

參數:紙速:2.5mm/秒

時間常數:0.03

增益調節到脈波振幅為10mm±2mm為準,再定標。

為觀察呼吸自發波的影響同步記錄呼吸波。

數據採取:安靜時最大振幅;針刺後最小振幅(針刺強度以出現明確針感為準);誘導15分,立即描記10秒,取其平均振幅,并計算脈率。將自發波分為兩型:均勻型及不均勻型(振幅波動多,除外呼吸及其它影響因素的均屬此型)。

(三)觸覺:

儀器:改制BY-7A電針麻儀

方法:電極放置右內關(切口),無關電極置右足三里(右三陰交,或合谷),當一開始有感覺時讀數。測三次,取後二次平均值。

參數:頻率為220Hz。

(四)兩點分辨閾:

儀器:改制量角規

測試部位:左前臂(外關)及切口。

方法:兩點沿上肢長軸方向,同時接觸被試。壓力相等,先從感覺一點時開始,放大到剛剛感覺為兩點。每次加大1~2mm。再從感覺兩點時縮小,取兩次值的均值。

(五)心理指標:

在不得暗示情況下,請病人回答兩個問題:「(1)你愿不願意接受針麻手術(2)你怕不怕針麻手術」愿意接受而又不怕者為一組,其它情況均列為另一組。

預測程序:

預測室安靜,溫度較恆定。

病人預測時間在術前三日內。

預測人員按指示語向病人解說預測方法,但不能暗示。

指示病人靜臥,穩定後,再平臥5分鐘,描記安靜狀態下的脈搏容積波對照。

測觸覺閾、兩點分辨閾、痛閾、耐痛閾,各側兩次,數值懸殊時,再測第三次,取相鄰近的兩次平均值。

然後取右內關,腹部手術加用足三里,頭面部手術加用右合谷,婦科手術加用右三陰交,四肢及胸部手術可不加穴。

針刺前開始描記脈搏容積波,針刺上列穴位獲得針感後,接電麻儀。刺激頻率:80~100Hz。誘導15分後立即描記脈搏容積波及上述指標的針刺後變化值(測量時先向病人說明一次:「各種感覺的輕重程度都以第一次測量時為準。」)

預測採用雙盲法,預測結果及印象只限預測人員自己知道,不告訴或者暗示給病人或手術者、麻醉者。病人若詢問時,可回答:「你檢查結果是正常的。」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