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針刺麻醉 » 腹部手術針麻 » 膽道手術
【內容】

病例選擇

針麻下進行膽道手術,主要包括膽囊造瘻、膽囊切除朮等。比較複雜的膽道手術如膽道探查以及膽總管引流朮等,各地採用針麻的尚不多見。

凡已確診急、慢性膽囊炎、膽囊及膽總管結石或膽道蛔虫症等疾患。尤其急性膽道疾患併發高熱、寒戰、黃疸、休克以及全身情況很差,但又必須進行手術搶救者,均可考慮選用針麻。膽囊炎患者一般體型多肥胖,估計針麻下手術操作有困難者,慎用針麻。

術前準備

一、術前訪視病員,耐心解釋膽道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反應,指導病員用深而慢的腹式呼吸進行配合。如有中毒性休克及其它高熱等症狀,應詳細閱讀病史,瞭解各項化驗指標,判斷休克情況,做好各項抗休克措施的配合。

二、術前試針,并作基礎痛閾、耐痛閾測定。一般病人情緒安定、手術要求迫切,基礎痛閾高,耐針力強,針刺穴位後耐痛閾升高者,針麻效果較好。

三、由於膽道疾患比較複雜,對麻醉要求高,術前一般均需預先放置硬脊膜外腔導管,必要時便於復合小劑量硬膜外阻滯或更換麻醉。

針麻方法

一、穴位處方

體針

陽陵泉(或膽囊穴)、足三里、太衝、膽俞(均雙側),合谷、內關(均右側)。

體針-耳針

合谷、內關(均雙側),耳穴:神門透胰膽、交感、肺、松肌點(在胃、肝、脾三穴之間,進針後透向耳中穴。)

二、刺激方法

(一)體針穴位電脈衝刺激頻率200Hz。耳針穴位用G6805型電麻儀輸出的連續波,頻率為1~2Hz。

(二)耳穴的手法運針刺激,只採用捻轉不宜進行提插。捻轉幅度為180度左右,頻率120次/分左右。注意保持針體位置,不要變換針尖方向,用力輕柔均勻,使針感適中。

誘導時間:30~40分鐘。

三、術前用藥

術前一小時肌注苯巴比妥鈉0.1g、切皮前15分鐘肌注阿托品0.5mg、哌替啶50mg。

四、術中輔助措施

膽道手術難度大,內臟反應比較多,對麻醉要求比較高,除定期測量血壓、脈搏、呼吸,注意病人術中受生理擾亂後變化情況外,手術者和麻醉者都必需及時、有效地採用一些輔助措施,這對提高針麻效果是必不可少的。

(一)用局麻藥進行迷走神經和內臟神經封閉

1.沿胃體底部暴露膈肌食管裂孔,用22號長注射針頭,在直視下于食管左前側刺入漿膜下,并順此向上直達食管裂孔上緣,用1%普魯卡因5ml以阻滯左側迷走神經。用類似的方法,于食管右側,刺入食管後方的膈肌食管裂孔上緣,阻滯右側迷走神經。操作時應緊沿漿膜下進行,切勿刺入胃和食管腔內。

2.在小網膜處捫及腹主動脈,于胰腺上緣,腹主動脈兩側各注射1%普魯卡因5ml,以阻滯左右內臟神經。

(二)鎮靜、鎮痛藥的輔助應用

若腹壁鎮痛不全,應給予靜滴氟哌啶(醇)2.5mg和芬太尼0.1mg;若游離膽囊或暴露總膽管時出現放射性肩背部疼痛時,可靜滴哌替啶25mg;若有噁心、嘔吐時,可靜滴滅吐靈10mg。

(三)肌松劑的輔助應用

對部分病灶複雜、粘連廣泛,因而暴露總膽管和游離膽囊、探查膽道等有困難者,需要肌松配合,應及時靜滴漢肌松36mg,但需注意加強呼吸管理,同時供氧或面罩給氧。

(四)抗休克措施

若有膽道疾患併發中毒性休克在針麻下作膽道手術者,應採取抗休克綜合處理。

針麻效果

膽道處于上腹腔的深部,進行手術時比胃、脾等其它上腹部手術對腹部肌肉鬆弛的要求更高,所以針麻下手術難度大,往往要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尤其是膽道外科疾患併發中毒性休克者,不宜應用其它麻醉時,採取針麻進行單純膽囊切除朮或膽囊造瘻朮,有其獨特優點,在其它抗休克措施配合下,易于保持術中生理功能的穩定,安全地度過手術。據報道,膽道疾患併發中毒性休克者74例,在針麻下進行手術,并配合其它抗休克措施,其成功率為98.6%,Ⅰ、Ⅱ級率為75.6。

上一節 脾切除術
闌尾切除術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