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針刺麻醉 » 針刺麻醉機理研究 » 針刺鎮痛效應的實驗觀察
【內容】

從臨床麻醉的角度看,使手術得以順利進行所必需的基本條件中,鎮痛是主要的。換句話說,針刺鎮痛構成了針刺效應的主要方面。事實上,針麻原理的研究,主要地是環繞針刺鎮痛原理進行的。

在正常人體上進行的實驗研究業已證明,針刺穴位後,受試者的痛閾和耐痛閾均有所提高。這些實驗研究基本上排除了病情、病灶、輔助用藥和外科操作等眾多臨床因素的干擾。為了進一步區分受試者的動機、意志、利害得失等心理學的影響成分,又進一步利用一種稱為「感覺抉擇論」的心理物理學方法,對針刺鎮痛效應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針刺穴位兼有降低痛敏感性和提高痛報告標準的雙重效應;作為針刺鎮痛作用的神經化學證據,針刺降低痛敏感性的作用,可被嗎啡的特異性拮抗劑納洛酮部分取消。另外一些工作者報告,針刺不僅能降低受試者對痛刺激的分辨能力,而且還能降低痛的情緒成份。人體實驗研究通常還在分析受試者痛報告的同時,記錄包括呼吸、心率、指端血管容積、血壓、皮膚溫度、出汗量、皮膚電等痛刺激所致的生理反應。結果表明,針刺對於這些反應同樣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由於倫理學和方法學上的原因,人體測痛實驗往往受到限制;另外,痛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生理過程,各種心理因素程度不等地制約著「生理學上」的痛。因此,在動物上進行針刺鎮痛的實驗研究便成為一個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領域。利用電刺激、輻射熱、鉀離子導入或牽拉內臟等方法,在兔、貓、大鼠、小鼠、狗、猴等多種動物上建立軀體痛或內臟痛模型,證明針刺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壓抑痛刺激所引起的軀體反應(例如甩尾、甩頭、肢體回縮、肌電發放)、植物性反應(例如呼吸、血壓、心率、血管容積、瞳孔、內臟神經放電)、中樞神經系統不同部位的電反應(例如腦電、誘發電位、單個神經元放電)或行為反應(例如操作式條件反射)等。這些實驗所獲得的結果表明,動物的針刺鎮痛規律同人體相似,從而論證了針刺確實具有客觀的鎮痛效應。

尤其有意義的是,獸醫臨床針麻手術也獲得成功。

針刺鎮痛的神經生理學研究結果表明:穴位針刺所產生的針刺信號被傳送到中樞神經系統以後,在中樞的各級水平同來自痛源部位的痛信號發生了相互作用;與此同時,針刺信號還激活了構成腦內鎮痛系統的有關腦區。結果,就產生了鎮痛效應。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