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針刺麻醉 » 針刺麻醉機理研究 » 中醫關於鎮痛原理的論述
【內容】

根據臟腑經絡學說的論述,疼痛的引起雖可緣于多種原因,但概括起來,不外乎是氣血的病變所致。《難經‧三十難》論述氣血時說:「血為榮,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榮衛。通於經絡,營周于外。」所以氣血的病變不外乎「不通」、「不榮」。

首先是「不通則痛」。《素問‧舉痛論》說:「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寒氣客于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通,小絡急引故痛」,「熱氣留于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幹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這些論述,言簡意賅地描述了邪氣壅閉經絡,氣血凝澀不通而致痛的基本原理。金元時期,李東垣在《內經》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提出了「痛則不通」的概念。

疼痛的另一起因是「不榮則痛」。《素問‧舉痛論》說:「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而痛。」《靈樞‧五癃津液別》說:「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酸。」這些論述,都是指外邪導致臟腑功能低下,氣血虧損而引起疼痛。

總之,所有疼痛的引起,都可歸結為氣血的病變。現代醫學關於炎症、血管或肌肉痙攣而致使局部組織充血或缺血而引起的疼痛,都可以用氣血不通、不榮來解釋;至於創傷所致的疼痛,更是臟腑經絡因外傷的直接作用,導致氣血運行失調而引起的。

痛固然可歸咎于氣血的病變,但必須在「神」的參與下才能產生。而神則和臟腑中的心和腎關係最為密切,尤其是在心的主宰之下。心在臟腑中佔據首要地位,是「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靈樞‧邪客》),「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素問‧靈蘭秘典論》)。總之,「臟腑百骸,惟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之」(張景岳:《類經‧臟象類一》)。神在心的主宰下如果發生某種變化,則機體對疼痛刺激的敏感程度和耐受力也隨著發生變化。例如,人體在「神昏」、「失神」,即神志昏迷、喪失意識的情況下,就不可能感知痛。所以,《素問‧至真要大論》總結道:「諸痛痒瘡,皆屬於心。」

至於針刺穴位的鎮痛效應,則是通過「調氣」和「治神」的作用而實現的。調氣,一方面是調整經絡臟腑中氣血的有餘或不足;另一方面在于協調氣血的運行,使之能起正常的營衛作用。治神,一方面是調動心的主宰功能,以移其神,另一方面則是令氣易行,進而調節經絡臟腑的活動。總之,「用針之類,在于調氣」,「凡刺之真,必先治神」。這是臨床針治的基本原則,也是針刺鎮痛的基本原理所在。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