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如何找中醫看病 » 你該學學如何描述自己的病況
作者︰沈藥子
【內容】

不是只有醫師要會看病,病人也要會看病,雙方有效溝通,才能讓醫師迅速、有效地掌握較精確的病情。

初診時,向醫師交代清楚疾病的始末很重要。現代醫學有所謂的「肉QQ劇場」(LQQOPERA)很適用於蒐集初診患者的病情︰

  • 患處 (Location)
  • 發作歷時長短 (Quantity)︰從發病到現在已經多久了
  • 發作程度 (Quality)︰例如很痛,還是稍微痛
  • 發作的模式或頻率 (Onset mode)︰例如早晚好發,還是整天不定時
  • 誘發因素 (Precipitating factors)︰例如變天時才會發作
  • 加重因素 (Exacerbating factors)︰例如吃飽時加重
  • 緩解因素 (Relieving factors)︰例如熱敷會緩解
  • 伴隨症狀 (Accompanying symptoms)︰還有啥其它一起發作的次要症狀

複診時,交代清楚病情在經過治療後的「變化」很重要,也就是病情發作的時長、頻率、程度有無「增減」。對於某個症狀,患者不要說「還會」、「還有」、「有時候」、「時好時壞」,這種不確切的資訊對醫師無太大意義,說了等於沒說。醫師較想知道是病情有沒有因為治療而產生「進展」或「變化」,患者應該多用「常常」、「偶爾」、「每天幾次」、「改善幾分」等等較能交代病情發作的時長、頻率、程度有無「增減」的詞彙,以利醫師判斷治療是否有效。

舉個例子,一患者主訴腰痛,針灸一次後回診,醫師問曰「有沒有改善」,患者回答「還會痛」,於是醫師打算「放大招」放個血,患者一聽要放血,連忙說「改善8、9成了」,於是改成再針灸一次,免除了放血的皮肉痛…哈~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