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作者︰沈藥子
【內容】

膝關節痠痛、退化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膝關節承載人體過半的體重,又必須經常活動,因此比起其它關節更容易磨損、退化。膝關節一旦生病,人的活動即受到限制,生活品質即大降,因此預防膝關節退化比活得更久還重要。

台灣約有15%人口罹患膝關節退化,過重者的罹患機率是正常人的1.7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患者的罹患率是正常人的2倍。台灣每年約有1萬5千人換了人工膝關節,其中,50~59歲才占6%、60~69歲升為34%、70歲以上占58%。可見,越老磨損越多、越重磨損越快,三高患者代謝失衡、血循差,關節的質也差,磨損還加倍。所以,要預防膝關節退化,必須由外舒緩膝關節的壓力,由內改善膝關節的體質,如此才算全面。

考慮膝關節的壓力來源︰

  1. 體重是膝關節主要的壓力源︰身體有多重,壓在膝關節的重量就有多大。肥胖者建議先減重,可以靠健康的減重計畫或更健康的間歇斷食法
  2. 來自膝關節上下的肌肉群的張力 (圖1)︰這部分甚少人提及,易被忽略,卻是膝關節壓力的第二大來源,可以靠拔罐輕易地消除。

圖1、膝關節承受的肌肉張力
圖片來源︰已取得授權
腿與腳的屈、伸就靠膝關節上下的肌肉群的收縮所牽動,當勞動、運動過後,腿部的肌肉即處於緊繃狀態,由於許多大腿肌肉會附在小腿骨上,許多小腿的肌肉也會附在大腿骨上,它們前後上下包夾著膝關節(圖1),當這些肌肉一緊繃,膝關節的壓力也會加大,若未適時放鬆這些肌肉,膝關節即持續處於較大壓力之下,更加速膝關節的磨損。

平素的保養,但凡勞動、運動過後,腿的肌肉有點緊繃、膝關節有點不舒服,即將膝關節上下周圍的肌肉拔罐放鬆,完全不需動到膝關節,它也會立馬鬆開、屈伸活動變得利索,痠痛也會立刻減輕或消失。從不給膝關節壓力,自然不會磨損,甚至到老也不會故障。以負壓400~600mmHg將膝關節上下的周遭肉厚處,一起或分多批次拔罐,留罐1分鐘 (圖2)。
圖2

除了適時拔罐幫膝關節舒壓,隨著年紀漸增,體質、骨質也漸漸退化,這時由內在調養改善體質與膝關節的強度就顯得更重要。中醫有許多提升臟腑機能、強健筋骨的藥材,藥性平和,無副作用,筆者多年的臨床經驗發現,效果都是非常顯著、快速的,原本容易膝蓋痠痛、不能久站蹲下的,服幾次中藥後皆有巨幅的改善,初發病即採中醫藥治療,大抵都能快速痊癒。

若您的膝關節痠痛未因拔罐或按摩緩解,或是暫緩又犯,可能病因並不單純,建議您儘速求助醫師。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