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中醫術語 » 何謂「中氣下陷」?
作者︰沈藥子
【內容】

「中」指中醫的「脾胃」,也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消化系統,「氣」指脾胃的機能、能量,古典中醫發現,「脾氣」是主升發、向上的,飲食經胃腸消化吸收之後得到的精華與水份,是往上輸送到心肺、再傳送到全身的,因此脾氣不往上、反而向下就是有病,還病的不輕。「中氣下陷」是中醫用來形容消化系統的機能、能量在異常低下到某種程度之後,可觀察到的種種「陷下」的徵象。

胃、腸皆靠繫膜懸吊維持各自的位置、高度
圖片來源︰Posible2006, CC BY-SA 4.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人體全身大多有骨頭支撐,胸腔底下也有橫膈膜(肌肉)支撐,但腹腔內偌大的空間既沒有骨頭、也無肌肉支撐,腹腔內的胃腸等等臟器都靠韌帶、繫膜維持其位置、高度。當腹腔內的氣血循環變差、臟腑機能低下到一定程度,這些韌帶、繫膜也會跟著失去彈性,腹腔內的臟器便脫離本位而下垂,患者會感受到腹部有下墜感,下垂向下壓迫到膀胱則容易頻尿、漏尿,甚至還有脫肛、子宮下垂等症。因為消化系統的機能異常低下,患者還會有容易疲倦、講話有氣無力、食慾差、容易脹氣、消化吸收差、消瘦、大便次數增多且不成形、腹瀉等等脾虛的症狀。

「中氣下陷」多見於身體虛弱或久臥病床的患者,治當健脾氣、提振中氣,經典處方為補中益氣湯。所有內臟下垂、脫出之症,初期即找中醫診治,大都可避免被西醫開腸剖肚、用手術懸吊起臟器的命運。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