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溼」是六氣「風寒熱溼燥火」的一項,天地間有六氣──外六氣──屬環境、氣候的組態,人體與天地相應,是天地間的全息元,自成一小天地,故也有六氣──內六氣,中醫的脾臟就主導人體內的「內濕」之氣,因此,《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將濕氣、水腫之症皆歸屬於脾臟之疾。

「溼」有兩種寫法,另一種為「濕」。拆字來看,「氵」表示溼與「水」有關,「土」代表與「大地」有關,「─」代表「天」,「ㄠㄠ」代表在天地之間蒸散,「日」代表「太陽」,「灬」代表「火熱」。綜言之,「溼」氣就是土壤中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受太陽或地熱蒸散到空氣中的一種氣,天地間必須有恰到好處的「溼」度,萬物才能正常生長,太過與不及都不利於萬物,而土壤則飽含了主要的濕氣。

想像一下,食物的殘渣或動植物的屍體丟在土壤上,就自然被分解成各種小分子,成為其它各種生物的營養,此過程須要適當比例的空氣、太陽光、水分、地熱,這些總和就是土地的「溼」;在人體,食物被吞入人體的消化系統之後,就自動被分解成細微的小分子,供養全身的細胞,這個過程也須要水分、消化液、與熱能,這些總和就是消化道內的「濕」,消化系統就是人體內的「土壤」。

所以,「濕」不是不好的東西,大地需有恰到好處的濕氣,萬物才能在地上生長;人體內的「大地」,也就是消化道內,也需有剛好的「濕氣」,消化機能才能正常運作;全身也須有恰好的濕氣,才得以保持滋潤,各種機能才能正常運作。「濕」太多或太少才會出現問題。

當消化機能差,體內的濕氣就會失衡,中醫稱作「脾虛不能制衡水濕」或「土不制水」,水濕過多,大便就會異常、容易軟便、腹瀉,身體則容易堆積濕氣、感到沉重,水濕嚴重則會有明顯的水腫。

這邊有個問題︰脾土制衡濕氣,「濕氣」存在消化道內是可以理解的,但脾胃如何擴展它們的影響力到消化道之外、制衡肢體的「濕氣」?

在人體內,透明的水液和紅色的血液是分別在不同的空間流動的,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水液在淋巴管及組織間隙內流動,水液和血液是一體兩面的東西,水液從微血管滲透進組織間隙,9成又滲透回微血管,1成流進淋巴管,淋巴管最後又流回大靜脈,血與水就這樣在體內循環,周而復始,可參考「三焦」一節。

若從血管滲出去的水份比平常多,組織間隙的水份就會比平常多,這就是濕氣重,肢體會覺得略比平常笨重;從微血管滲出的水份太多就會形成水腫。何時會發生這種狀況?就是當血管內的滲透壓比平常還低之時。滲透壓則由液體所含的溶質密度所決定,例如鹽水越濃,滲透壓越高,越能吸水。

血管和組織間隙的滲透壓差距會決定水分的流向,這主要由兩者的成份差異所決定︰

   血液 - 血球 - 大分子蛋白質 = 組織液 = 淋巴液

血液就比水液多了血球及大分子蛋白,其它成份在雙方都一樣,所以,當血管內的血球(主要是紅血球)或大分子蛋白質的密度減少,血管的滲透壓就會低於平常,反之則高於平常。

這時,脾胃對血管滲透壓的影響就彰顯出來了,因為血球或蛋白質的生產都需要營養,只有健全的脾胃才能吸收足夠的營養供應血球與蛋白質的製造,當脾胃機能虛弱的時候,血球↓、大分子蛋白質↓,血液的滲透壓↓,因而水分就較多的往組織間隙移動,導致「濕氣重」的現象,嚴重則水腫。

此處筆者提出一個關鍵︰血液裡幾乎所有的蛋白都是肝臟合成的。即便胃腸的功能健全,若肝臟機能下降,合成的蛋白不足,也會引起濕氣重或水腫。所以,肝臟也主導水濕,但古典中醫並不認為肝直接主導濕氣,所以「脾土制衡濕氣」其實涵蓋了解剖學的肝臟的部分機能。

此外,「脾主運化」並不代表消化系統具有主動運送周身水液的能力。脾系統在五行屬「土」,在自然界裡,土可以含藏濕氣,但大地並沒有主動運送濕氣的功能,天地間的水濕是由太陽的光熱或地熱所推動、循環,此外唯一能夠主動運送水份的是草木,土中的水濕也主要是由草木所把持,而肝在五行就屬「木」,像是長在脾臟上的「草木」,它的調控水濕能力自是不言而喻。

當然,不是看到水腫就說是脾濕,造成水腫的原因很多,還得考慮周詳,例如︰

  • 腎臟有病︰輕症從眼瞼和面部開始水腫,嚴重才發展到全身。
  • 肝臟有病︰多見腹部腫大的腹水及下肢水腫。
  • 心臟衰竭︰血液回流困難,多從下肢開始水腫;腎臟血流量也會↓,導致尿液減少,加重水腫。
  • 胃腸機能差︰營養吸收不良,肝即使無病也無法合成足夠的血漿蛋白,導致肢體水腫。
  • 長期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取不足,結果和胃腸機能差是一樣的。
  • 藥物副作用:如長期服用NSAID、血管擴張劑、鈣離子阻斷劑的副作用。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