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刺灸卷 » 灸法 » 灸法簡史 » 金元時期
【內容】

金元時期,由於針法研究的崛起,灸療的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以金元四大家為首的不少醫家,在灸療法的鞏固和完善方面,仍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劉河間不囿于仲景熱證忌灸之說,明確指出「骨熱…灸百會、大椎」等,并總結了引熱外出,引熱下行及瀉督脈等諸種灸法,羅天益則主張用灸法溫補中焦,多取氣海、中脘、足三里三穴施灸,認為可「生發元氣」、「滋榮百脈」等。朱丹溪也有不少灸治驗案的記載,如「一婦人久積怒,病癇,目上視,揚手擲足,筋牽,喉聲流涎,定時昏昧,腹脹痛沖心,頭至胸大汗,癇與痛間作,…乘痛時灸大敦、行間、中脘,…又灸太衝、然谷、巨闕及大指甲內間,又灸鬼哭穴,余證調理而妥」(《丹溪心法》)。另如元代名醫危亦林,在其所著《世醫得效方》載述刺灸法治療的56個病症中,灸法約佔十分之八,且多涉及各科急性熱病,時令病及驚、厥、損傷等症。并提出「陰毒疾勢困重,…則灼艾法惟良。」(《世醫得效方‧集論說》)導陰毒宜灸的觀點。在施灸方法方面,則不採用晉唐時期動輒百壯的做法,常因病症、因部位而用竹筋大、麥粒大、綠豆大、雀糞大,或靈活地「大小以意斟量」,以定艾炷之大小。且多數用七壯、二七壯、三五壯等。還重視對於灸後的護理,「以溫湯浸手帕拭之」,「以柳枝煎湯洗後灸之」,防止感染,確為經驗之談。

上一節 晉唐宋時期
明清時期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