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刺灸卷 » 灸法 » 灸法簡史 » 先秦兩漢
【內容】

灸療法是中醫學中最古老的療法之一。關於灸療法的起源,雖然還缺少確實可靠的資料來印證,但是目前多數學者認為,這一療法的出現不會晚于原始社會。根據近代考古學研究證明,早在北京猿人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懂得用火,灸,《說文解字》釋為「灼也」,即是以火燒灼之意。先人們在用火過程中,可能因偶而不慎灼傷,結果卻使身體另外一部分的病痛得到意外的減輕或痊癒,多次的重複體驗,於是便主動地以燒灼之法來治療一些病痛,逐漸產生了灸療法。灸療法的文獻記載,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一九七三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既是關於經脈的專著,又是記載灸法的最早的醫學典籍。內所提到的各種經脈病症,均採取灸療其所屬經脈之法。併發現,其中一些病症甚至可以「久(灸)几(既)息則病已矣」(《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同時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亦提到灸法和熨法。

在同時代的不少非醫學書籍中,也有不少灸法的記述。《左傳》中提到公元前581年醫緩給晉景公診病時說過的「攻之不可,達之不及」這樣一段話,其中「攻」字,一般認為應當作「灸法」。非醫藥文獻中最早提及「灸」字的,則見於《庄子‧盜跖》篇:「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孟子‧離婁》篇,還提出了艾灸「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從上述可知,灸療法不僅在醫學著作中已經作為一種主要療法應用於臨床,而且一些非醫家在引喻射事時亦多用灸法,這充分表明,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灸療之法已經相當盛行了。

產生於奏漢之際的醫學巨著《黃帝內經》,把灸法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進行系統介紹,強調「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靈樞‧官能》)。它首先指出「灸﹛8﹜者亦從北方來」(《素問‧異法方宜論》),說明灸法的產生與我國北方人居住條件、生活習俗和發病特點有關。灸法的適應症包括外感病、內傷病、臟病、寒熱病、癰疽、癲狂等,如「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癰」(《素問‧異法方宜論》)。灸法的作用具有起陷下、補陰陽、逐寒邪、暢通經脈氣血等多個方面。《內經》還提到灸的補瀉之法:「以火補之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之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靈樞‧官能》)。最後,指出艾灸之禁忌症為:陰陽俱不足或陰陽俱盛者、陽盛亢熱及息積等病。《黃帝內經》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灸療法的基礎。東漢張仲景所撰《傷寒雜病論》一書,其內容以方藥辨治外感熱病及內傷雜病為主,儘管針灸條文不多,其中《傷寒論》載灸法7條,《金匱要略》2條,復出2條,實為7條,但是,對灸法的應用和禁忌症有所發揮。在應用上,仲景指出灸法宜于三陰經病,或于少陰病初起,陽虛陰盛時,灸之以助陽抑陰;少陰下利嘔吐,脈微細而澀時,升陽補陰。或厥陰病手足厥冷,脈促之證,灸之以通陽外達;脈微欲絕者回陽救逆。灸法禁忌範圍則包括太陽表症、陽實熱盛、陰虛發熱等。這些,對後世醫家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