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刺灸卷 » 穴位特種療法 » 穴位微波療法
【內容】

一、概況

是通過特製的天線,將小劑量微波射入人體經穴,以刺激穴區,激發經氣,達到防治病症的一種療法。它是現代微波技術與針灸經絡學術相結合的產物。

微波是指波長為1毫米~1米,頻率為300~300,000兆赫的一種特高頻電磁波。根據波長範圍,可將其分為分米波(11~100厘米),厘米波(1~10厘米),毫米波(1~10毫米)三個波段。微波作為醫學上的一種療法正式應用於臨床始于四十年代末,并一直使用至今。目前醫學上最常用的微波頻率為2450兆赫,波長125厘米,在醫用電磁波譜中,它位於超短波和長波紅外線之間。

由於微波和其他高頻電磁波不一樣,即它具有一定的光學性能,能反射、折射和繞射,并可通過反射器和透鏡進行聚焦,故在1972年首由中國大陸的陳祖范工程師提出以微波作用於經絡穴位,即所謂微波針灸的設想,并試用於臨床。經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北京同仁醫院理療科等長期在臨床上實驗觀察,證實確有疏經通絡、活血消腫、止痛消炎、祛風散寒以及解除痙攣的作用。1980年,北京的一家電子儀器廠試製成功大陸第一台微波針灸儀的樣機,定名為「扁鵲─A型微波針灸儀」。

十多年來,穴位微波療法發展甚為迅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治療病種日益擴大。早期主要用於某些疼痛性疾病,諸如三叉神經痛、偏頭痛、坐骨神經痛、肩周炎及心絞痛等。目前已較廣泛地用於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約三十種病症,除痛症外,尚可有效地控制各種急慢性炎症性疾病。通過大量實踐,其療效已逐步得以肯定。

二、微波治療器械不斷革新。這是目前又一特點微波穴位治療儀,大陸生產的這方面器械很多。為了適應不同病種、不同部位的需要,治療儀的種類不斷翻新。如圓形治療儀多用於關節、肩、腰等處;長形治療儀則適于脊柱、肢體等長形區域穴位。另外有用於耳穴的耳治療儀等。除此之外,尚有與傳統針具結合之微波鍉針。各類儀器的研製和革新,不僅使療效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適應病症。三、機理研究正在引起重視。微波的生物學作用在大陸已得到廣泛的研究,并觀察到對人體的多種器官系統諸如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骨骼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穴位微波療法興起的時間雖還不長,作用機理的探討已做了不少工作。如動物實驗觀察到,微波的治療作用以熱效應為主,但亦不能排除非熱效應。而最大微波幅射可深入體表50毫米,被照局部體溫能明顯升高,較之艾灸的熱力深而強。還有的研究表明,微波在人體中的傳輸可能存在起導電性,即信號可沿人體的某些途徑無損耗的傳輸。這與人們已知的穴位經絡之間低電阻的事實相吻合。因此,局部的微波穴位刺激,有可能經經絡傳導,而產生「氣至病所」的效應。當然,這方面的研究還屬起步階段,有待進一步深入。

二、特點

微波對人體的作用,包括生理作用和治療作用二個方面。簡述如下:

一、微波的生理作用

微波照射人體時,主要產生熱作用和熱外作用。但它和超短波不同之處在于:後者是由電流,而前者是由電磁波的作用所產生。

(一)熱作用:微波輻射人體後,電解質離子以及電解質偶極子產生振蕩,為克服所在媒質和粘滯性而消耗能量,并產熱。在產熱過程中,水分子的高頻率振蕩,使富于水份的組織產生大量的熱能。因此,組織溫度升高,血管擴張,血流加速,血流量可增加達50%。從而能速代謝,改善營養,促進組織再生,加強胃腸吸收功能等。

(二)熱外作用:熱外作用是指微波幅射除熱作用外,對人體所產生的特殊的生理作用。這方面的研究尚少,但已觀察到,全身或局部中小劑量照射,均可影響神經系統功能。短期小劑量的幅射可加強興奮過程,長期或大劑量幅射則可使之抑制。微波對植物神經有似迷走神經的作用。在臨床上已觀察到,微波幅射可產生嗜睡、心動過緩、血壓下降等。

二、微波的治療作用

臨床實踐表明,微波的治療作用與短波、超短波等溫熱療法相似。但正如上面所說,它是由電磁波的作用產生的,故有其自身特點:微波的作用較深,其熱量也可準確控制,而且在治療中熱量強度不會隨著作用時間的延長而逐漸降低;與紅外線等光幅射相比,微波的作用亦較深,紅外線很難深越脂層,而微波則較易穿透脂層到達肌層;與短波、超短波相比,微波的熱效應主要在肌層而不在脂層。微波的具體治療作用有:

(一)抑制疼痛:熱的止痛為人們所熟知。由於微波幅射的熱作用均勻,可達一定深度,劑量能夠控制,故在止痛,尤其在淺組織止痛方面有較重要的臨床意義。

(二)降低神經、肌肉組織的興奮性:熱能鬆弛肌肉,當肌肉痙攣或處于反射性痙攣狀態時熱的這種作用就更為明顯,疼痛往往可得到較長時間的緩解。這可能與溫熱打斷了痙攣─痛痙攣的惡性循環有關。微波主要由肌肉吸收,所以能較好的鬆弛肌肉、降低神經的興奮性。

(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微波可促使小動脈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動、靜脈之血液循環。由於血液循環增強,局部的氧、營養物質等供應增加,而代謝物質得以及時清除。從而使局部的營養和代謝都得以改善。

(四)其他治療作用:當組織器官有炎症、壞死、潰瘍或有膿性分泌物時,應用適量微波幅射(一般用小劑量),有助于病灶的消散或吸收。腫瘤患者應用微波治療,微波幅射不僅能殺死癌細胞或抑制其生長,而且可提高腫瘤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微波幅射亦有較好的降壓效果。

三、穴位微波照射的特點:

可歸結為以下几條。

(一)微波針灸對經絡穴位具有較強的得氣感。其得氣感表現為脹、重、酸、麻、辣、竄動感和溫熱感,并可沿經傳導,發熱出汗(類似燒山火手法)。得氣感的強弱尚可由微波治療儀作定量控制。值得一提的是,微波刺激後的效應長,得氣感可保持4小時到1~2日不等。

(二)微波穴位照射既有針刺作用,又有溫灸作用,透熱深度達表皮下3~5厘米。當微波功率達到一定數值時,針尖上有高頻放電現象。

(三)使用的微波功率很小,其功率遠小于微波理療機(一般微波針灸儀的功率為2瓦,而微波理療儀達200瓦)。故操作十分安全,在治療時,無需特殊防護。

(四)微波治療儀易于調節和控制輸出功率,可迅速給予適宜的刺激量。

三、主要刺激區

以體穴為主,亦可用於耳穴治療,或選用特定的體表部位進行輻射。

四、適應症

臨床上多用於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軟組織扭挫傷、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肩周炎、坐骨神經痛、局部化膿性炎症、乳腺炎、膀胱炎、膽囊炎、肌炎、盆腔炎、中耳炎、帶狀疱疹、慢性支氣管炎、輕型冠心病、慢性前列腺炎、術後疼痛或腸粘連等。

五、器具

微波穴位治療儀,目前,大致上可分為三類。一類為微波輻射器,即直接對準穴位或病灶照射治療,一類似穴位激光照射;一類為微波針灸儀,毫針刺後連接微波儀再行穴位刺激;最後一類為磁鍉針。現介紹如下。

一、微波穴位輻射器

微波穴位輻射器簡稱微波輻射器,常用的有下述數種。

(一)圓形幅射器:此類輻射器的開口端是圓的,外形有半球形(或圓形)、圓柱形和反射罩形等。依直徑不同,圓形又可分為甲型和乙型。甲型的直徑為10厘米,乙型的直徑為15厘米。微波引出線的末端(微波天線)位於輻射器的中心和窿窿部分。它們輻射出來的能量在分佈上有一定的特點。能量最密的區域三側面觀為雙峰狀,在輻射野上為一個環。臨床上用得較多的圓形輻射器,有圓形和圓柱形兩種。這種輻射器以用於關節、肩、腰等區域的腧穴及乳腺部位病灶等為主。

(二)長形(或矩形)輻射器:此類輻射器的開口是長方形的。由於形狀和結構的不同,這種輻射器同步射出來的能量分佈和圓形輻射器不同。從側面觀,能量的分佈為半波形,高峰在正中部。在輻射野上投影為橢圓形,能量最高處在其縱軸的中心。由於輻射野的形狀和能量分佈的特點,這種輻射器多用在身體長形區域,如脊柱、肢體等部的穴位照射。

(三)馬鞍形輻射器:為一大型的輻射器,有一凹面,用以治療腰、膝、背、髖、臀、胸及腹等面積較大部位的穴區。此外,通過特殊的設計,它的作用深度較一般圓形或長形輻射器深,又可以直接貼在治療部位表面而不需要任何距離。由於馬鞍形輻射器和圓形輻射器作用於肢體時的熱分佈不同,它不僅有減輕脂肪過熱的優點,而且作用深度大,短時間內(一般為10分鐘)即可獲取滿意的熱效應。

(四)聚焦輻射器:上述輻射器的作用面積均較大,難以用來治療微小的部位。同時,輻射出來的能量在空氣和人體皮膚交界處可發生反射,使一部分能量無法進入人體內。因此,進一步製成直徑為1、1.5、3.5厘米的聚焦輻射器。在這種聚焦輻射器中,採用陶瓷為介質,代替輻射器與人體之間的空氣而減少了反射。在頻率不變的情況下,微波通過陶瓷中的速度變慢,波長縮短。波長縮短則更易于利用直徑較小的輻射器使微波集合成束,而集中于相當小的區域上。在治療時,聚集輻射器可與人體皮膚或粘膜相接觸,由於反射消耗少,故其所需功率只有圓形或長形輻射器的10~15%。在臨床應用上更為安全。

(五)耳輻射器:專供耳穴照射或伸入耳道內進行治療,它具有可以更換的橡皮套。

二、微波針療儀

微波針療儀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它由直流可變電源、微波振蕩器、輸出同軸電纜和微波天線四部分組成。其中,直流可變電源採用內部最高電壓是人體安全電壓36伏,且連續可調。微波震盪器,其頻率範圍是1,000~2,000兆赫,連續可調,輸出功率為0.5~2.0瓦。工作狀態有等輻振蕩,1千赫方波調製、脈衝內調製(頻率為100~2,000赫),輸出特性阻抗為75歐姆。同軸電纜用於輸送微波。微波線由針夾、毫、針、螺旋彈簧同軸同射器構成。其中,毫針作為同射天線的組成部分,微波能量由振蕩器經同軸電纜傳至毫針,再輻射到人體指定的部位,即穴位。一般微波針療儀有四個輸出頭。

三、微波鍉針

微波鍉針是將我國古代九針之一的鍉針和現代微波理療相結合而製成的一種穴位治療儀器,于1979年在大陸試製成功。微波鍉針既有現代的低頻、高頻電療的性能和特點,而且具有傳統的鍉針、指針及艾灸的作用和效應。目前臨床上用的微波鍉針稱微波鍉針儀。

六、操作方法

穴位微波療法的取穴配伍原則與其他穴位療法相同。即既可按局部、鄰近及遠道三種取穴法,亦可在壓痛點或病灶部位選穴。但具體選穴配方還應充分考慮到微波治療儀的特點,如微波針療儀,其輸出頭一般為4個,取穴最好也為4穴,不同的穴位微波治療儀的具體操作有一定差別,現分述如下:

一、微波輻射器的使用方法

大致上說,選用四肢腧穴進行輻射時,病人可採取臥位或坐位,常用圓形(甲型或乙型)輻射器。輻射器與穴位皮膚的距離一般為10~15厘米,時間及功率依病情而定。若選用膝關節、肩關節周圍的腧穴,可用馬鞍形輻射器進行輻射治療。

在胸腹部或背腰部的穴位治療時,令患者取仰臥或俯臥位,可選圓形或長形輻射器,輻射器與皮膚的距離為10~15厘米。功率,胸腹部為60~100瓦,腰背部為80~120瓦,時間為5~10分鐘。

應用頸項部的腧穴時,病人可取坐位,用圓形或聚焦輻射器,輻射器與皮膚相距為10~15厘米,功率為20~40瓦,時間為8~10分鐘。

對耳穴進行輻射時,病人取坐位,選用圓形或聚焦輻射器,輻射器與皮膚相距5厘米左右,功率為8~10瓦,時間為5~10分鐘。

關於輻射器的治療劑量,應根據病情而定,臨床一般的規律是病情越急,劑量宜越小;病情慢性的,劑量可較大些。所謂劑量的大小,要參照病人主觀感覺和儀器的輸出功率而定。治療時間,一般病人可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病情好轉後,可隔日1次或每週兩次。急性病3~6次為一療程,慢性病10~20次為一療程。

二、微波針療儀使用方法

(一)檢查微波針療儀的微波輸出旋鈕,應在零輸出位置,各輸出微波的分路開關應處在斷開位置。

(二)接通微波針療儀的電源,開啟電源開關,指示燈亮後預熱儀器3分鐘。

(三)在所選穴位上,根據毫針操作法,將針刺入,運用一定手法,使之得氣。

(四)接好微波針療儀輸出電纜線,將微波輻射器中心孔套入毫針柄上,微波輻射器上的螺旋形彈簧按壓在毫針的周圍,并用儀器附帶的萬向支架將微波輻射器固定在需要的位置上。如用微波鍉針,則將帶有鍉針的微波輻射器按壓在所需治療的穴位上,其他操作方法同上。

(五)接通微波輸出分路開關,使微波懷向毫針或鍉針,然後緩慢調節微波輸出旋鈕,調到患者有舒適的溫熱感及酸脹感,但不可有刺痛感。微波治療過程中也會產生上述感覺,並有可能測經絡循行部位放射,均屬正常現象。

(六)儀據病情,應先將微波輸出旋鈕退回到零位置,然後關閉微波輸出分路開關,再從毫針上取下輻射器,起出毫針,最後關閉微波針療儀的電源開關。

(七)治療之後,針刺過的穴位周圍皮膚會出現紅暈或式紅斑,針感可保留2~3小時,甚至1~2天,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

七、注意事項

一、微波治療儀須防潮、防震、防塵,使用時須防高溫過熱。

二、治療區域及其附近不應有金屬物品,否則容易引起灼傷。體內有金屬固定釘、金屬片而又需要治療時,只能用很小的劑量。

三、治療前病人應脫去手錶,治療部位的皮膚宜乾燥,局部若有油膏性藥物或濕敷料等應除去,同時應詢問及檢查病人知覺,對溫覺遲鈍或喪失者,治療應慎審,劑量宜偏小。

四、治療時,微波針療儀的螺旋彈簧不要與毫針相碰,以免輸出短路而損壞儀器。調節微波針感強度宜特別謹慎,以取得最佳得氣感即脹重、酸麻、發熱等感覺即可。有時溫熱感稍強,雖病人仍感舒適,但過後易起泡。

五、用微波輻射器對頭面部腧穴進行輻射治療時,為了防止散射微波對眼的影響,應讓病人戴上防護眼鏡。一般而言,微波輻射器或微波針療儀應盡量避免在腦、眼及睪丸附過的穴位使用。如必須治療眼部時,宜用直徑為8厘米的圓柱形輻射器,距離5厘米,功率不宜大于15瓦,時間不可超過10分鐘。

六、局部有嚴重器質性、缺血性血管病時,過強的溫熱不但不會改善其血液循環,且常因溫度升高反而加劇局部缺氧,在這種情況下,不可用大劑量微波輻射,而宜從小劑量開始。患有活動性肺結核、高熱、有出血傾向的疾病、晚期高血壓、心功能衰竭、骨折及不能明確表達微波針感的患者及兒童,均不宜用穴位微波療法治療。孕婦忌用。

七、長期受到微波輻射,對人體會有一定危害,微波治療儀可能會泄漏出少量的微波向周圍空間輻射。因此工作人員可採用屏蔽衣或操作完畢後遠離儀器2~3米,以減少微波輻射的對其造成損傷。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