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外篇 » 馬蹄第九
【內容】

(1)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2)。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3)。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4),連之以羈馽,編之以皁棧(5),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飢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筴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6)。陶者曰:「我善治埴,圓者中規,方者中矩。(7)」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應繩。」夫埴、木之性,豈欲中規矩鉤繩哉?然且世世稱之曰:「伯樂善治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過也(8)。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9);一而不黨,命曰天放(10)。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11)。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12);萬物群生,連屬其鄉(13);禽獸成群,草木遂長(14)。是故禽獸可係羈而遊,烏鵲之巢可攀援而闚(15)。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16),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17)。及至聖人,蹩躠為仁,踶跂為義,而天下始疑矣(18);澶漫為樂,摘僻為禮,而天下始分矣(19)。故純樸不殘,孰為犧尊!白玉不毀,孰為珪璋(20)!道德不廢,安取仁義(21)!性情不離,安用禮樂(22)!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23)!夫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德以為仁義,聖人之過也(24)。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25),怒則分背相踶(26)。馬知已此矣。馬所知止此矣。李音智,非。夫加之以衡绡(27),齊之以月題(28),而馬知介倪、闉扼、鷙曼、(29)詭銜、竊轡(30)。故馬之知而態至盜者(31),伯樂之罪也。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民能以此矣(32)。及至聖人,屈折禮樂以匡天下之形,縣企仁義以慰天下之心(33),而民乃始踶跂好知(34),爭歸於利,不可止也。此亦聖人之過也。

  1. 蘇輿云:「老子云:『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通篇皆申此旨,而終始以馬作喻,亦莊子內篇所未有也。」
  2. 釋文:「崔本足作尾。司馬云:『陸,跳也,字書作●。踛,馬健也。』」郭慶藩云:「崔足作尾。文選江賦注引亦作尾,陸作踛,云踛音六。廣韻:『踛,力竹切,翹踛也。』」
  3. 雖極居處之莊麗,非馬性所適也。釋文:「義,徐音儀。路,正也,大也。崔云:『路寢,正室。』」俞云:「義、儀古通。儀臺,猶言容臺。淮南覽冥篇『容臺振而掩覆』,高注:『容臺,行禮容之臺。』」
  4. 釋文:「伯樂,姓孫,名陽,善馭馬。司馬云:『燒鐵以爍之。剔,謂翦其毛。』」郭嵩燾云:「雒同烙,謂印烙。」
  5. 釋文:「廣雅:『羈,勒也。』馽,丁邑反。崔云:『絆前後足也。』」文選馬汧督誄注引司馬云:「皁,櫪也。」棧,若櫺床,施之溼地也。
  6. 司馬云:「橛,銜也。飾,謂加飾於馬鑣也。」成云:「帶皮曰鞭,無皮曰筴。」
  7. 釋文:「陶,窰也。崔云:『埴,土也。』」
  8. 其過與治天下者等。
  9. 成云:「物各自足,故同德。」
  10. 成云:「黨,偏。命,名。天,自然也。」宣云:「渾一無偏,任天自在。」蘇輿云「與天為一,泯善惡之黨」,於義亦通。
  11. 崔云:「填填,重遲。顛顛,專一也。」
  12. 成云:「蹊,徑。隧,道。」郭云:「不求非望,故止於一家而足。」
  13. 宣云:「各就所居為連屬。」
  14. 郭云:「足性而止,無吞夷之欲,故物全。」
  15. 郭云:「與物無害,故物馴。」
  16. 族,聚也。
  17. 郭云:「知則離道以善,欲則離性以飾。」
  18. 李云:「蹩躠、踶跂,皆用心為仁義之貌。」
  19. 李云:「澶漫,猶縱逸也。」郭嵩燾云:「『摘僻』,當作『摘擗』。楚詞王注:『擗,析也。』摘者,摘取之;擗者,分析之。謂煩碎也。」
  20. 成云:「純樸不殘,全木未彫也。犧尊,酒器,刻為牛首,以祭宗廟也。上銳下方曰珪,半珪曰璋。」
  21. 老子云:「大道廢,有仁義。」
  22. 成云:「禮以檢跡,樂以和心。情苟不散,安用和心!性苟不離,何勞檢跡!」
  23. 郭云:「此皆變樸為華,棄本崇末,於其天素,有殘廢矣。」
  24. 成云:「以仁義之跡,毀無為之道。」
  25. 靡與摩同。
  26. 宣云:「馬之踶必向後,故曰分背。」
  27. 釋文:「衡,轅前橫木,縛軛者。扼,叉馬頸者也。」
  28. 司馬云:「馬镪上當顱如月形者也。」
  29. 李云:「介倪,猶睥睨也。闉,曲也。鷙,抵也。曼,突也。」司馬云:「言曲頸於扼以抵突也。」
  30. 成云:「詭銜,吐出其勒。竊轡,盜脫籠頭。」
  31. 充其所知,而態至於盜。
  32. 司馬云:「赫胥,上古帝王也。」案:熙與嬉同。以、已通作。
  33. 匡,正也。縣企,縣舉而企及之,使人共慕也。
  34. 踶跂,自矜。好智,行詐。

上一節 駢拇第八
胠篋第十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