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標題玄參
來源玉叩齋
【內容】

今用玄參為玄參科植物玄參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乾燥根。玄參主產於浙江東陽、仙居、磐安、縉云、臨安、富陽、桐廬等地,四川、陝西、貴州、湖南、湖北、江西、山東、河北、河南、山西等省亦有產出。玄參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以浙江產者為道地。

本草研究認為:藥用玄參一直以玄參科Scrophularia屬植物為主流,《本草綱目》提到玄參「花有紫、白二種」,其中紫花者應該是今用之玄參Scrophularia ningpoensis。玄參南北皆有產出,其成為浙江道地藥材,可能開始于民國。

【品種考訂】

《廣雅﹒釋草》云:「鹿腸,玄參也。」《本草經》名「重台」,《別錄》則有玄台、鹿腸、正馬、咸、端諸名。《太平御覽》卷991引《吳普本草》對玄參的形態頗有記載:「玄參一名鬼藏、一名正馬、一名重台、一名鹿腹、一名端、一名玄台。神農、桐君、黃帝、雷公、扁鵲苦,無毒。岐伯咸。李氏寒。或生宛句山陽。二月生,葉如梅(有)毛,四四相值,似芍藥,黑莖,莖方,髙四五尺,華赤,生枝間,四月實黑。」其中「葉如梅毛」句,疑為「葉如梅有毛」。從描述來看比較接近于玄參科華北玄參Scrophularia moellendorffii Maxim.和北玄參Scrophularia buergeriana Miq.之類,而「重台」的別名似乎是形容華北玄參疏離的頂生穗狀花序。

陶弘景對玄參的描述頗令人困惑,《集注》云:「今出近道,處處有。莖似人參而長大,根甚黑,亦微香,道家時用,亦以合香。」

按玄參植物與五加科人參全無相似之處,故蘇敬批評說:「玄參根苗并臭,莖亦不似人參,陶云道家亦以合香,未見其理也。」但究竟是陶弘景時代藥用玄參另有其物,還是別有原因呢?據1990年代新修《茅山志》,句容茅山地區玄參蘊藏量在100-2500㎏之間,此能證明茅山確有Scrophularia屬玄參植物分佈,故陶說「今出近道處處有」,應該合理;所謂「道家時用」,可能是指《列仙傳》中隴西人山圖馬踏折腳,山中道人教服地黃、當歸、羌活、玄參的故事;(見《初學記》,道藏本《列仙傳》則謂服地黃、當歸、羌活、獨活、苦參散。)以玄參合香,《本草圖經》詳述其法:「陶隱居云道家時用合香,今人有傳其法。以玄參、甘松香各杵末,均秤分兩,盛以大酒瓶中,投白蜜漬,令瓶七八分,緊封系頭,安釡中,煮不住火,一伏時止火,候冷破瓶取出,再搗熟,如干,更用熟蜜和,瓷器盛,陰埋地中,旋取,使入龍腦香,亦可以熏衣。」至於陶說玄參「莖似人參」,森立之的解釋最有道理:「依此語考之,則亦陶不目擊真人參之一證也。」即陶弘景因未見過五加科人參原植物而誤說,非玄參果然似人參也。

宋代文獻所描述的玄參皆是Scrophularia屬植物,《開寶本草》云:「莖方大,高四五尺,紫赤色而有細毛,葉如掌大而尖長。根生青白,干即紫黑。」《本草圖經》云:「二月生苗。葉似脂麻,又似槐柳,細莖,青紫色,七月開花青碧色,八月結子黑色。又有白花,莖方大,紫赤色而有細毛,有節若竹者,高五六尺,葉如掌大而尖長如鋸齒。其根尖長,生青白,干即紫黑,新者潤膩。一根可生五七枚,三月八月九月采暴干。」這種根黑、莖方、有毛、花青碧色者或許是北玄參Scrophularia buergeriana,而開白花者當是同屬其他植物。至《本草綱目》始說玄參「花有紫、白二種」,其中紫花者應該是今用之玄參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宋代以後,玄參的品種應該沒有變異,但其藥圖則有需要說明者。《證類》繪有三種玄參,其中衡州玄參為Scrophularia屬植物應該沒有問題,(圖1)而江州玄參、邢州玄參兩圖則顯然非玄參科植物,其中江州玄參(圖2)尤其可能是受了陶弘景說玄參「莖似人參」的誤導,而形成的偽品。明代《本草品彙精要》玄參條三幅藥圖皆襲用《證類》,無所發明,《本草蒙筌》獨取江州玄參藥圖而稍加繁瑣,看來這些書的作者并沒有真正見識過玄參。金陵版《本草綱目》玄參藥圖取材于《證類》之衡州玄參,雖然描摹失真,但畢竟未錯,而張紹棠本將之抽換成《植物名實圖考》中的玄參,則真是謬以千里了。至於《圖考》玄參條極為簡略,僅云:「元參,《本經》中品,形狀詳宋圖經,有紫花、白花二種。」其圖例卻被繪為玄參科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一類的植物,(圖3)此究竟是吳其濬誤認玄參,還是身後陸應谷鏤版時是誤用藥圖,不得而知。

《類證》衡州玄參藥圖

《類證》江州玄參藥圖

《圖考》元參藥圖

【道地沿革】

《本草經》、《別錄》謂玄參「生河間川谷及冤句」。《太平御覽》引《建康記》「建康出玄參」,這是南方出產玄參的最早記載,建康即今南京,頗能印證陶弘景所說「今出近道,處處有。」而唐代玄參的產地仍以北方為主,《千金翼方﹒藥出州土》記華州出玄參,這與《范子計然》云「玄參出三輔,青色者佳」相契合。《太平寰宇記》雖成於宋,所記則以唐代情況為主,按其所說河南府有玄參入貢。宋代蘇頌說「今處處有之」,而據藥圖則有衡州、邢州、江州,因邢州、江州所圖玄參品種有異,故產地亦作不得數。

南宋方志提到土產玄參的有《新安志》、《赤城志》、《景定建康志》,其地當今之安徽徽州、浙江台州、江蘇南京。據《明一統志》記和州與九江府皆出玄參,即安徽和縣與江西九江。儘管《赤城志》記台州天台山出玄參,可以視為後世浙產玄參的張本,而浙江玄參道地優勢的形成,恐怕應晚至民國年間。《藥物出產辨》提到「產浙江杭州府」,但民國29年(1940)陝西西京市(西安市)國藥商業同業公會《藥材行規》仍說:玄參產地「處處原野,川產最多。」乃知當時浙玄參尚未普及全國也。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