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標題茯苓
來源玉叩齋
【內容】

今用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乾燥菌核。本品分佈廣泛,有栽培和野生兩種,野生者以雲南麗江、石鼓、江連等地所產質量為佳,稱為「雲苓」;栽培者原以安徽產量較大,稱為「安苓」,主產於岳西、太湖、霍山、潛山等縣;而現在人工栽培品產量最大的是浙江龍泉、慶雲、保寧一帶,湖北、貴州、四川、廣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南等地亦有產出。

本草研究認為:藥用茯苓古今品種無變化,皆為多孔菌科真菌Poria cocos,茯苓分佈較廣,早期以名山大川所出者為優,明代開始推重雲南野生茯苓,稱為「雲苓」,至於人工栽培則以安徽最為大宗,但習慣上認為栽培品不及野生者。

【品種考訂】

「茯苓」一詞異寫甚多,《五十二病方》治干騷方作「服零」,據《莊子﹒徐無鬼》稱豬苓為「豕零」,則「服零」大約是此物最早的寫法。褚先生所補《史記﹒龜策列傳》作「伏靈」,按「伏」與「服」音同相假借,說見《說文通訓定聲》,「靈」可與「零」相通,見《隸釋》卷9漢熹平元年故民吳仲山碑。《廣雅》寫作「茯蕶」,則是「伏零」字各加草頭而成。至於後世通行之「茯苓」,其「苓」字疑是「蕶」之省寫。


圖1、《類證》兖州茯苓藥圖
茯苓為真菌類生物,常寄生於松科植物馬尾松、赤松等樹的根上,《本草經》謂其「生太山山谷大松下」,《證類》「兗州茯苓」藥圖已準確刻畫其生長狀態,(圖1)至於傳說茯苓為松脂所化,高誘注《淮南子》云:「茯苓,千歲松脂也。」《典術》云:「茯苓者,」其說固然荒謬,而據各家對茯苓形態的描述,其為多孔菌科Poria cocos毫無問題。《本草圖經》的記載最為詳細,轉錄其文:「出大松下,附根而生,無苗葉花實,作塊如拳,在土底,大者至數斤,似人形,龜形者佳。皮黑,肉有赤白二種,或云是多年松脂流入土中變成,或云假松氣于本根上生。今東人采之法,山中古松,久為人斬伐者,其枯折槎枿,枝葉不復上生者,謂之茯苓撥,見之,即于四面丈餘地內,以鐵頭錐刺地,如有茯苓,則錐固不可撥,於是掘土取之,其撥大者茯苓亦大,皆自作塊,不附著根上,其抱根而輕虛者為茯神。然則假氣而生者,其說勝矣。」

需說明者,許多文獻都提到茯苓與菟絲共生,先秦文獻即有「或謂兔絲無根也,其根不屬於地也,茯苓是也」之說,見《藝文類聚》引《呂氏春秋》,《淮南子》尤多引申,有云「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絲」,又云「兔絲無根而生,茯苓抽,兔絲死。」至於《抱朴子》的描述則更加形象:「如兔絲之草,下有伏兔之根,無此兔在下,則絲不得生於上,然實不屬也。」又「兔絲初生之根,其形似兔,掘取,剖其血以和丹,服之立變化,任意所作。」(均見《藝文類聚》卷81所引,與今傳本文字略有不同)按菟絲為旋花科Cuscuta chinensis Lam.,該植物為寄生纏繞性草本,無根無葉綠素,靠著絲狀莖上的吸器從宿主植物吸收養分,但菟絲主要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完全無關於生長松科植物根下的茯苓。古人注意到菟絲無根,但卻誤認茯苓為其根,推究原因如下:
  1. 生有茯苓的松樹基部地面上往往有白色菌絲,早晨松樹上也可見有從地面纏系到樹幹上的毛狀長絲,或是周圍泥土長出一層淡白色雲霧狀的菌絲,這其實是Poria cocos的菌絲體,這些情況至今仍是藥農尋找野生茯苓的標誌。古人其實也注意到這種現象,《史記﹒龜策列傳》褚先生曰:「所謂伏靈者,在兔絲之下,狀似飛鳥之形。新雨已,天清靜無風,以夜捎兔絲去之,即以簼燭此地,燭之火滅,即記其處,以新布四丈環置之,明即掘取之。入四尺至七尺得矣,過七尺不可得。伏靈者,千歲松根也,食之不死。」按其所述之「兔絲」,仍是指菌絲體,而非指菟絲植物。
  2. 茯苓《本草經》別名「茯菟」,大約是取「其形似兔」之意,所謂「兔絲」,當是指「茯菟」上的游絲,即前述菌絲體。由於大多數古代作者沒有實地觀察經驗,他們想當然地把此「兔絲」理解為「施于松上」的「女蘿」,即松蘿科植物松蘿Usnea diffracta Vain.,《詩經﹒小雅﹒頍弁》「蔦與女蘿」,毛傳「女蘿、菟絲,松蘿也。」
  3. 《爾雅》「唐蒙、女蘿,女蘿、兔絲。」「唐蒙」即《詩經﹒鄘風﹒桑中》「爰采唐矣」之「唐」,論植物即旋花科菟絲Cuscuta chinensis,《名醫別錄》亦言:「菟絲子一名唐蒙。」松蘿、菟絲雖宿主不同,但都是寄生植物,故詩人比興往往混為一談,如《古詩十九首》有句「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

由此一來,本指茯苓菌絲體的「兔絲」,先誤為松蘿科的女蘿菟絲,再轉義為旋花科唐蒙菟絲,遂有「下有茯苓,上有菟絲」之說。但對此古人早有提出懷疑者,如菟絲子條陶註:「舊言下有茯苓,上生菟絲,今不必爾。」蘇頌云:「今人未見其如此者。」寇宗奭也說:「其上有兔絲下有茯苓之說,甚為輕信。」至《本草綱目》乃有正確結論,李時珍云:「下有茯苓,則上有靈氣如絲之狀,山人亦時見之,非兔絲子之兔絲也。注《淮南子》者以兔絲子及女蘿為說,誤矣。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堅如石者,絕勝,其輕虛者不佳,蓋年淺未堅故爾。劉宋王微《茯苓贊》云:皓苓下居,彤絲上薈。中狀雞鳧,其容龜蔡。神侔少司,保延幼艾。終志不移,柔紅可佩。觀此彤絲,即兔絲之證也。」

【道地沿革】

因茯苓被神仙家目為「安魂養神,不飢延年」的上品仙藥,故記其產地多數在名勝山川,如《本草經》說茯苓「生太山山谷大松下」,《范子計然》云:「茯苓出出嵩高三輔」,《初學記》引《嵩山記》云:「嵩高山有大松樹,或百歲,或千歲,其精變為青牛,為伏龜,採食其實得長生。」

《新修》云:「今太山亦有茯苓,白實而塊小,不復採用。第一出華山,形極粗大。雍州南山亦有,不如華山。」《千金翼方﹒藥出州土》貢茯苓者有雍州、華州、虢州,證以其他資料,唐代茯苓主要產於華山及其周圍地區,《通典》卷6:「華陰郡貢茯苓三十八斤,茯神三十八斤。」 吳融《病中宜茯苓寄李諫議》詩中有句「千年茯菟帶龍鱗,太華峰頭得最珍」,賈島詩:「常言吃藥全勝飯,華岳松邊采茯神。」至五代《蜀本草》依然說:「所在大松處皆有,唯華山最多。」

茯苓分佈甚廣,後世頗推重雲南野生茯苓,呼為「雲苓」,據晉張華《博物誌》云:「松脂淪入地千年化為伏苓,伏苓千歲化為虎魄。今太山有伏苓而無虎魄,益州永昌有虎魄而無伏苓。」益州永昌在今雲南保山,乃知當時當時對雲南的茯苓資源缺乏瞭解,年代略晚的郭義恭《廣志》云:「松根茯苓貫著之,生朱提、漢陽縣。」朱提、漢陽在今雲貴之間,這或許是雲南出茯苓的最早記載。

六朝唐宋皆不以雲貴所產茯苓為貴,至於清《滇海虞衡志》說:「茯苓,天下無不推之雲南,曰雲苓。」又云:「李時珍,江訒庵之書尚不言雲苓,雲苓之重,當在康熙時。」似不準確,《本草蒙荃》云:「近道亦有,雲貴獨佳」,陳嘉謨年代尚在李時珍之前,年代稍後,王肯堂《證治準繩》之河車丸、《景岳全書》之蒼朮丸皆專用「雲苓」,則滇產茯苓之馳譽當開始于明初,直到晚近率皆以雲苓為優,《植物名實圖考》云:「茯苓,本經上品,附松根而生,今以滇產為上,歲貢僅二枚,重二十餘斤,皮潤細,作水波紋,極堅實。」《藥物出產辨》云:「以雲南產者為雲苓,最正地道。」《增訂偽藥條辨》云:「望松樹赤者,下有茯苓,此皆言天然野生之茯苓,其生長在十年或數百年不等,得松之精氣足,其皮黑皺,其肉堅致結合,不論何地產,皆為佳品。惟雲南產,天然生者為多,亦皮薄起皺紋、肉帶玉色、體糯質重者為最佳,惜乎出貨不多。其他產臨安、六安、於潛者,種苓為多。」

關於茯苓的人工種植,陶弘景提到:「今出郁州,彼土人乃故研松作之,形多小,虛赤不佳。」此似指人工培植而非造作,但顯然技術尚處于萌芽階段,不夠成熟,故品質不如野生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而皺,內堅白,形如鳥獸魚鱉」佳好。

宋代茯苓種植的記載比較完整,南宋靈隱寺僧元肇有詩云:「不為栽松種茯苓,只緣山色四時青。老僧不惜攜將去,留與西湖作畫屏。」種植之法載周密《癸辛雜識》續集上:「道士郎如山雲,茯苓生於大松之根,尚矣。近世村民乃擇其小者,以大松根破而系于其中,而緊束之,使脂液滲入于內,然後擇地之沃者,坎而瘞之,三年乃取,則成大苓矣。洞霄山最宜茯苓,往往民多盜種,密志之而去,數年後乃取焉,種者多越人云。」這種用幼苓作「肉引」的辦法,相當於現代的掘根原苓引種法。

明清種苓逐漸普及,安徽尤稱大宗,但值得注意的是,種植茯苓往往因為毀林破壞植被而受到廣泛詬病,《植物名實圖考》云:「他處皆以松截斷,埋于山中,經三載,木腐而茯成,皮糙黑而質松,用之無力,然山木皆以此翦蕹,尤能竭地力,故種茯苓之山,多變童阜,而沙崩石隕,阻截溪流,其害在遠。聞新安人禁之。」

【其它相關項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