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辨脈法全篇 » 辨脈4
hearing
bubble_chart 內容

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泠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見脈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看,名曰動也。

按:素問曰:「陽加於陰謂之汗。」陽加於陽,豈有汗出之理。陽動則「汗出」二字,當是「發熱」二字。陰動則「發熱」二字,當是「汗出」二字。

【註】

動者躁動也。謂陰陽互相鼓擊而不寧也。動陽脈也,寸為陽,陽乘擊於陽,故陽動發熱也,尺為陰陰乘擊於陰故陰動汗出也。關界乎陰陽,則陰陽互相乘擊,故發熱汗出同見也。此為動而有力陽盛之候,若按之不鼓,是為陽衰之診。則必形冷而不發熱,汗出而必惡寒,非搏擊陽盛之動,乃擾亂陽虛之動也。由三焦之陽氣傷,則不能外溫肉分,故有是證也。動脈之狀,頗似數脈,惟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故名曰動也。厥厥者,謂似有根之搖動,動而不移,非若滑脈之流動,動而不居也。

【集註】

  • 方有執曰:「陰暘相搏之陰陽,以二氣言。陽動陰動之陰陽,以部位言。下言動脈之定位與其形狀,厥厥舉發貌。」
  • 程知曰:「陽升陰降,交通上下,往來於尺寸之間,則沖和安靜,惟陽欲升,而陰不足以和之使降,則兩相搏擊,其脈必數,而厥厥搖動見於關上也。」

上一節 辨脈3
辨脈5 下一節

English version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