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內容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頭」〔身〕運而「身」重,冒「風」而腫脹。
按:身運而重當是「頭運而身重」,冒而腫脹當是「冒風而腫脹」,乃與文義始為相屬,
當改之補之。
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
也。
按:「兩臂不舉,舌本燥」二句,「而汗出」三字,文義不屬,必是錯簡,不可為後世法
,不釋。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
按:「旋覆花湯主之」六字,與肝著之病不合,當是衍文。
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沉」〔
弦〕,此為心藏傷所致也。
按:其脈弦之「弦」字,當是「沉」字,沉為腎脈,文義相屬,當改之。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
,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狂」〔癲〕,陽氣衰者為「癲」〔狂
〕。
按:陰氣衰者為癲之「癲」字,當是「狂」字;陽氣衰者為狂之「狂」字,當是「癲」字
。『內經』曰:重陰者癲,重陽者狂,當改之。
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
丸主之。
按:此條註詳見『傷寒論‧陽明篇』內,故不復釋。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漀」〔䅽〕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藏病也,終不移;
聚者,府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漀」〔䅽〕氣者,脇下痛,按之則
愈,復發為「漀」〔䅽〕氣。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
;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傍;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
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
處之。
按:䅽作漀解,見首篇。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