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中焦篇 » 寒濕 » 半苓湯
hearing
bubble_chart 內容

足太陰寒濕,痞結胸滿,不飢不食,半苓湯主之。

【註】

  1. 此書以溫病名,並列寒濕者,以濕溫緊與寒濕相對,言寒濕而濕溫更易明析。
  2. 痞結胸滿,仲景列於太陰篇中,乃濕鬱脾陽,足太陰之氣,不為鼓動運行,臟病而累及腑,痞結於中,故亦不能食也。
  3. 故以半夏、茯苓培陽土,以吸陰土之濕,厚朴苦溫以瀉濕滿,黃連苦以滲濕,重用通草,以利水道,使邪有出路也。

【方劑】

半苓湯 (此苦辛淡滲法也)
半夏五錢 茯苓塊五錢 川連一錢 厚朴三錢 通草八錢煎湯煮前藥
水十二杯,煮通草成八杯,再入餘藥,煮成三杯,分三次服。

上一節 1

English version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