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下焦篇 » 寒濕 » 鹿附湯
hearing
bubble_chart 內容

濕久不治,伏足少陰,舌白身痛,足跗浮腫,鹿附湯主之。

【註】

  1. 濕伏少陰,故以鹿茸補督脈之陽,督脈根於少陰,所為八脈麗於肝腎也。督脈總督諸陽,此陽一升,則諸陽聽令。
  2. 附子補腎中真陽,通行十二經。
  3. 佐之以菟絲,憑空行氣,而升發少陰,則身痛可休。
  4. 獨以一味草果,溫太陰獨勝之寒,以醒脾陽,則地氣上蒸,天氣之白苔可除,且草果子也,凡子皆達下焦。
  5. 以茯苓淡滲,佐附子開膀胱,小便得利,而跗腫可愈矣。

【方劑】

鹿附湯 (苦辛鹹法)
鹿茸五錢 附子三錢 草果一錢 菟絲子三錢 茯苓五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渣再煮一杯服。

上一節 濕之為物
安腎湯 下一節

English version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