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book_2 脈經
hearing
bubble_chart 內容

心者南方火(1),萬物洪盛,垂枝布葉,皆下垂如曲,故名曰鉤(2),心脈,洪大而長,洪則衛氣實,實則氣無從出(3),大則榮氣萌,萌洪相薄,可以發汗,故名曰長(4),長洪相得,即引水漿溉灌經絡,津液皮膚(5),太陽洪大皆是母軀,幸得戊己,用牢根株(6),陽氣上出,汗見於頭,五月枯䓸,胞中空虛,醫反下之,此為重虛也(7)。脈浮,有表無裏,陽無所使(8)不但危身,并中其母(9)

右《四時經》。

bubble_chart

  1. 心主血,其色赤,故以夏王於南方,應火行。
  2. 心王之時,太陽用事,故草木茂盛,枝葉布舒,皆下垂曲,故謂之鉤也。
  3. 脉洪者衛氣實,實則腠理密,密則氣無從出。
  4. 榮者血也,萌當為明字之誤耳,血王,故明且大也,榮明衛實,當須發動,通其津液也。
  5. 夏熱陽氣盛,故其人引水漿,潤灌肌膚,以養皮毛,猶草木須雨澤以長枝葉。
  6. 太陽夏火,春木為其母,陽得春始生,名曰少陽,到夏洪盛,名曰太陽,故言是母軀也,戊己土也,土為火子,火王即土相,故用牢根株也。
  7. 月當為內,䓸當為乾,枯燥也,皆字誤耳,內字似月,由來遠矣,遂以傳焉,人頭者諸陽之會,夏時飲水漿,上出為汗,先從頭流於身軀,以實其表,是以五內乾,枯燥,則胞中空虛,津液少也,胞者膀胱,津液之府也,愚醫不曉,故反下之,令重虛也。
  8. 陽盛脈浮,宜發其汗而反下之,損於陰氣,陽為表,陰為裏,經言陽為陰使,陰為陽守,相須而行,脈浮故無裏也,治之錯逆,故令陰陽離別,不能復相朝使。
  9. 言下之不但傷心,并復中肝。

上一節 1
3 下一節

English version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