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以清瀉裡熱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清熱藥。由於引起裡熱的病因不同,且在病情發展過程中出現種種兼變證,故裡熱證型多種多樣。對應於臨床常見證型,清熱藥依據藥性功效特點可以分為以下5類。

清熱瀉火藥:主要具有清熱及瀉火功效,多用於治療各種實熱證候,典型表現為高熱,煩渴,譫語,甚至發狂,小便短赤,大便乾結,舌紅,苔黃燥,脈洪實有力等。本書列選如生石膏知母蘆根天花粉等臨床常用藥物。

清熱解毒藥:主要具有清熱及解毒功效,用於各種熱毒證候,如癰瘡、斑疹、丹毒、痄腮、瘟疫、毒痢等。本書列選如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臨床常用藥物。

清熱燥濕藥:主要具有清熱及燥濕功效,多用於各種濕熱證,如肝膽濕熱、中焦濕熱、下焦濕熱、濕熱痺證等。本書列選如黃連、黃芩、黃柏、苦參等臨床常用藥物。

清熱涼血藥:主要具有清血分實熱功效,多用於血分實熱證及溫病熱入營血證候,臨床可見斑疹,各種出血徵兆,煩躁,甚至神昏譫語,舌紅或絳等。本書列選如生地、玄參、丹皮、赤芍等臨床常用藥物。

清透虛熱藥:主要具有清虛熱、退骨蒸功效,多用於陰虛內熱證及溫熱病後期餘邪不盡之證,表現為低熱不退,骨蒸潮熱,五心煩熱,口燥咽乾,不寐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等。本書列選如青蒿、地骨皮、銀柴胡、胡黃連等臨床常用藥物。

由於清熱類藥物性多苦寒(燥),易傷脾胃陽氣,苦燥又易劫傷陰津,故臨床使用該類藥物時,應辨清虛熱、實熱,要注意顧護胃氣及陰津,且中病即止,避免克罰太過,而犯「虛虛」之戒。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