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中醫vs西醫 » 簡約vs繁瑣
作者︰沈藥子
【內容】

沈藥子 于 戊子年 秋分

面對無限繁雜、浩瀚的世界,古今東西的聖哲都在尋求一個解答,一個歸納,一個總結,一個能簡單地掌握這個世界運作機制的答案。因為人智、人力、人命有限,知識、道理越繁雜,越難以掌控、運用。唯有以簡御繁,才能在這變化萬千的宇宙中,為自己找到一個出路、一個方向、一個安身立命之所。

於是,在近幾千年以來,人類有了種種宗教、哲學、思辯、乃至自然科學的許多定律,它們各別嘗試於解釋整座宏偉的宇宙大廈的某個樓層、某個板塊、某塊磚、某片瓦。

圖1、各尺度層級的宇宙與相應的規律

例如,在物質、能量的最微觀的底層,次原子世界裡,我們有量子物理、粒子物理等等,在描述、解釋萬物底蘊的規律。在原子之間的層級,我們有化學,在描述、解釋分子複合物的規律。在人類日常生活的層級,我們有牛頓力學,在描述、解釋日常生活尺度的物體之間的力與運動關係。在宇宙天體,我們有相對論,能詮釋超巨尺度的時、空、天體間的關聯。這些理論都簡潔到一列公式即可交待清楚(如F=M.a),運用時卻又變化萬千。

又例如,在人類的社會層級,我們有種種宗教、教派或學說,它們各別嘗試去歸納、總結個人的、人與人之間的、及人與社會之間關係、永續運作之道。像是儒家的五倫、老莊的自然無為、佛教的緣起法則&般若智慧、基督的博愛等等即是其中的典範,凡人能掌握這些行為準則,並加以吸收運用,即能終身受用。又如《孫子兵法》,短短13篇的大原則,到目前仍是中、外軍事家必讀的聖典,它不僅影響世界軍事領域,對政、商、管理和市場策略等等,凡在有博弈性質的領域皆具指導意義。

這些理論都簡潔有力地解釋了各尺度的現象,提供了人們依歸,方便理解、甚至操作、預測現象。但各個理論、歸納皆只適用於其所屬尺度,人類尚未發現跨尺度的、貫穿多層面的、大一統的理。例如牛頓力學能用於建築,卻無法用於解釋黑洞;量子力學可用於製造超微的積體電路,卻無法用於計算大廈結構的力學問題;《孫子兵法》讓將軍打勝戰,卻無法給人超脫的人生。正因為現象變化無窮,人智有限,對於宇宙萬象,人類只找到各尺度層級的近似規律,而無法推得精確解,但這對於各尺度層級的現象的理解與應用卻已足矣。

至於在人的肉體層級,則屬醫學的範疇,如同我們眼前的世界,人體也可大略分為巨尺度層級的現象(與微細結構、細節無關的),及微尺度層級的現象(如細胞、分子層次的);猶如牛頓定律所支配的日常生活尺度的世界之於由量子力學支配的極微尺度的世界。人體的病因可以是巨尺度層級的,也可以是微尺度層級的,兩者往往互為因果(見「巨尺度vs微尺度一節」)。

現代醫學雖借用科技儀器將人體觀察入微,產生了大量的資料,解釋了人體的許多細節,卻尚不完備,何以見得?從目前的大量的疾病皆原因不明,只能以藥物長期控制表面症狀即可知。現代醫學的盲點即在偏重於微尺度層級及有形物質的現象,尚未建構出巨尺度層級的定律。猶如以顯微鏡觀察河海的一滴(微尺度),即永遠也見不到其奔流波濤或溫柔婉約的千姿百態(巨尺度)。又,現代醫學分科過度精細,對於各種疾病的分析、調查雖清楚、詳實,各科加起來卻得不到一個整體,表面上精細,實則繁瑣,見樹不見林。又其資料過於繁雜,實非人智所能妥善掌握,若非藉現代科技的電腦與電子儀器,西醫師幾乎無法看病、治病。

從人類各門各科的發展史可知,一個學問的成熟與否,從其結論是否精要即可看出。如量子力學、牛頓定律、相對論等等都是簡潔的數學公式,生物學的演化論,乃至王陽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釋迦牟尼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現代醫學雖產生了大量的資料,卻尚未能從這堆零碎的知識中歸納出能描述人體現象的簡潔的規律或定理,一個能以簡御繁、治癒疾病的解答。意即,現代醫學仍處於萌芽、未成熟階段。

從基礎科學的發展可發現,人類最先從瞭解日常巨尺度的現象與規律開始(如牛頓定律),並借此開發出新的工具,借新的工具之助(如望遠鏡、顯微鏡),人類的視野進一步擴展,又發現新的現象與規律(如細胞、遙遠的天體),借此再發展出更新的工具(如電子顯微鏡、太空望遠鏡),更進一步擴展人類的視野。如此這般,由近而遠,由粗而細,由淺而深,這是人類認識宇宙的必然過程。現代醫學的發展僅百餘年,忽得現代科技之助,看似如虎添翼,另一方面卻是揠苗助長,∵現代醫學在觀察、歸納出人體巨尺度現象的規律之前,即因現代科技之助,略過了巨尺度,直接往微尺度的世界鑽。

中醫發展始於數千年前,當時無現代科技之助,故能觀察的對象皆不離人體的感官範圍,所歸納的皆屬於無關組織細節的巨尺度的結論。又由於歷經千年以上的傳承與更新,其成熟度遠遠勝過僅百餘年的現代醫學。何以見得?從兩千年前的《傷寒卒病論》至今仍為考試用書,其處方仍被應用不衰,能治現代醫學所不能治的諸疾即可知。古典漢醫讓吾人能以2個、5個、6個、乃至12個變數即可描述人體任何巨象疾病的規律與治則,只要以針灸、中藥等控制這些變數,即能以簡御繁,以不變應萬變,尤如F=M.a囊括所有巨尺度力學問題般地囊括人體所有的巨尺度疾患,此乃巨尺度醫學的終極,亦為中醫師能治百病之因。

唯,漢醫在東漢之後歷經數百年的戰亂,幾近失傳,東漢之後形成百家爭鳴,各說各話的局面。而近代中醫發展出的條列式辨證模式──將任一病症據經驗條列出數種證型與對應方劑(例子)──無法以簡御繁,反而複雜化、瑣碎化問題,有失古典漢醫的精神。

總之,傳統中醫是個成熟的巨尺度醫學,其結論簡約,但易流於忽略細節;現代醫學是個不成熟的baby,它偏重在細節,卻往往流於繁雜、不見整體。「簡約」方便應用,但失於糢糊;「繁瑣」不便於運用,但可作為運用時參考。兩者雖不相容,卻互補。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