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養生、保健 » 如何運動?
作者︰沈藥子
【內容】

運動確實能改善身體的氣血循環,減少體脂肪,提升新陳代謝,增加肌肉肌肉量與強度。年紀大了之後,肌肉、骨質更容易流失,更需要保持運動習慣,老人運動還能改善免疫系統、胃腸蠕動,提升平衡力,活化大腦、預防失智。

運動可分為幾大類,都有其特殊性與必要性︰

  • 有氧運動︰能令心跳較快、微喘但仍可以說話的持續性運動。屬低衝擊運動,不會對關節、骨骼造成太大壓力。 旨在訓練耐力,可減少脂肪,增進心肺強度,預防骨質疏鬆,降低三高,WHO建議每次至少10min以上才有效果。 如健走、慢跑、騎單車、飛輪車、有氧操、游泳等等。
  • 肌力訓練︰能強化肌肉、韌帶和肌腱的彈性,降低骨質流失,減少骨折機率。 如深蹲、舉重。不常運動者建議先從低強度開始,如舉水瓶、從坐到站立,也可用彈力帶訓練。
  • 平衡運動︰可增強肌肉的平衡力,能預防跌倒。例如太極拳、瑜伽、八段錦。
  • 伸展運動︰也可作為其它運動之前的熱身及結束時的放鬆。 能減少肌肉的僵硬、增加關節活動角度。 小學體操的強度不劇烈,全身每個部位都能運動伸展到,難度不高,不需要特殊的運動場地,隨時隨地都可進行,特別適合中老年人。
老年人運動須注意︰
  • 老人的骨質較脆弱,故須避免容易受傷的、過度激烈的運動。
  • 不能只有局部肢體在運動,全身都得運動到,避免沒運動到的肌肉漸漸流失。
  • 運動強度與時間維持在身體可承受的劑量即可,累了就休息,不要勉強。
  • 若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四肢無力、疼痛不適時,須立刻停止運動。
據一研究,無法走動的老人,平均年齡88歲,經14週的肌力訓練,也能大幅增加肌肉量、提升肌力、及肌肉的柔軟度,有些原本得坐輪椅的受試者居然也能再次行走(1)。 有一點經常被忽略,就是運動之後的肌肉會變得比較僵硬,僵硬的肌肉會帶給關關節較大的壓力,關節的壓力若持久不退,則容易造成關節的磨損,因此不僅運動之前要拉筋,運動之後還須對肌肉適度的拉筋、拍打或按摩,讓肌肉鬆弛下來,關節的壓力即可舒緩。
  1. Westcott, W., M. Richards, G. Rein, and D. Califano. (In press). Strength Training Elderly Nursing Home Patients. Newsletter of the American Senior Fitness Association.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