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穴名氣穴
別名胞門, 子戶
國際代碼KI13
bubble_chart 類別

衝脈、足少陰之會。

bubble_chart 釋名

穴在關元之旁,為元氣所發之處,故名。可治「婦人子宮久冷,不能成孕,赤白淋瀝,月事不調」(見《循經考穴編》),故別名「胞門、子戶」(見《針灸甲乙經》)。

bubble_chart 位置

氣穴穴位 (改編自《經絡與穴道》)
在下腹部臍下三寸(關元)旁開五分處。

bubble_chart 解剖

  • 肌肉:腹內、外斜肌腱膜、腹橫肌腱膜、腹直肌。(深層為小腸)。
  • 神經:第十二肋間神經。
  • 血管:腹壁下動、靜脈肌支。

bubble_chart 操作

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bubble_chart 功效

調經、利氣、止瀉。

  • 古典:月事不調、腹痛、帶下、子宮虛寒、不孕、濁氣凝結下焦、泄痢不止、赤白淋瀝、兩脇疼痛、氣上下引腰脊痛。
  • 現代:腸炎、尿路感染、痛經、閉經。

bubble_chart 配穴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