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
手,上肢。穴居前臂,与下肢足三里相对应而名。别名“上三里”,其意相同。
【位置】
手三里穴位 (引自《经络与穴道》)
前臂背面桡侧,肘横纹下2寸处,
当阳溪与
曲池连线上,
曲池下2寸。
- 《针灸甲乙经》:“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兑(锐)肉之端”;
- 《循经考穴编》:“屈肘取,若直取,合三寸”。
【解剖】
- 肌肉:伸腕长、短肌;深层为旋后肌。
- 神经:前臂背侧皮神经,深筋膜下有桡神经深支(约在皮下1.2~2.4厘米)。
- 血管:桡返动、静脉分支。
【操作】
向桡骨掌侧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功效】
和胃利肠。
- 古典:牙痛、颊颔肿,肩膊痛,肘挛不伸,手臂顽麻,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泄泻,霍乱,遗矢,瘰疬,肠腹时寒,腰背痛,五劳虚乏,四肢赢瘦,失音。
- 现代:中风偏瘫,肘臂痛,面神经麻痹,消化性溃疡,胃炎,睾丸炎。
【配穴】
- 食癖气块:手三里、足三里。
- 消化性溃疡:手三里、足三里。
- 肩背痛:手三里、中渚。
- 两臂顽麻:少海、手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