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
瘛,指瘛瘲、抽搐病症;脈,指耳後雞足青絡脈。青絡脈起為小兒瘛痛之候,穴位此脈,又有治瘛之效。《黃帝內經太素》:「耳間青脈起,瘛痛。」楊上善註:「耳間青脈,足少陽膽脈也。嬰兒無痛則胳陷,有病則起起者,瘛痛之候也。」
【位置】
頭部顳骨乳突中央,耳根後緣與耳後
髮際之間,當
翳風與
角孫沿耳輪所連弧線的下1/3折點處。與
聽會相平。
- 《針灸甲乙經》:「在耳本後雞足青絡脈」;
- 《循經考穴編》:「貼耳後翳風上,前與聽會相平」;
- 《針灸集成》:「在翳風上一寸,稍近耳根」。
【解剖】
【操作】
向耳部橫刺或斜刺0.3~0.5寸,或點刺。艾條溫灸5~15分鐘。
【功效】
聰耳明目,鎮驚定癇
- 古典:頭痛、瘛瘲、嘔吐、耳鳴、耳聾、耳後痛、目不明、小兒驚癇。
- 現代:視力減退。
【配穴】
- 頭風、耳後痛:瘛脈、完骨。
- 小兒驚癇瘛瘲:瘛脈、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