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穴名伏兔
别名外沟, 外丘
国际代码ST32
bubble_chart 释名

伏,俯伏。穴位于大腿前面股四头肌隆起处,形似伏兔之状。针灸大成:“上有肉起如兔之状”。

bubble_chart 位置

伏兔穴位 (改編自《经络与穴道》)
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处。当股直肌肌腹中。

bubble_chart 解剖

  • 肌肉:股直肌肌腹中。
  • 神经:股神经前皮支,股外侧皮神经。
  • 血管: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

bubble_chart 操作

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bubble_chart 功效

祛寒湿,利腰膝。

  • 古典:腰膝冷痛,下肢麻痺不仁,脚气,寒疝,狂邪鬼语,风劳气逆,少气。
  • 现代:下肢瘫痪,膝关节炎,荨麻疹,股外侧皮神经炎。

bubble_chart 配穴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
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