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醫家藺道人
朝代唐 公元約790~850年
【描述】

藺道人(約790~850年)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他姓藺,名無從可考,因出家為僧,故稱道人。唐代骨科學家。

藺道人是一位很有學識的僧人,精於骨傷理論和醫療技術。他一面修道,一面為貧病者、傷折患者診病治傷。公元9世紀中,唐室日趨衰竭,統治者為解決經濟困難,下令佛道僧尼還俗從事農桑生產,藺道人因此懷著悲觀厭世的思想,離開長安,到了江西宜春縣鐘村,隱名埋朮,過著隱居的生活。因偶以其高明的整骨技術治癒鄰人的骨傷,而名聞遐邇,求者日眾。藺氏即將自己的醫療技術和整骨書籍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鄰人,另避幽處,安度晚年,因此,人們將藺道人的傳書《理傷續斷方》,改名為《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藺氏的學術思想源於《內經》和《難經》,以氣血學說為立論依據,繼承了葛洪、《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等骨科方面的學術成就而有所創新,他第一次倡導和規定了骨折脫臼等損傷的治療常規:即清潔傷口、檢查診斷、牽引整復、復位敷藥、夾板固定、複查換藥、服藥、再洗等,介紹了正骨手法的14個步驟、方法和方藥,并論述了處理損傷、關節脫臼以及傷科常用的止血、手術復位、牽引、擴創填塞、縫合等具體操作技術。

藺氏對複雜骨折的外科手術、手法整復原則和治療技術亦有創造性成就,他已明確提出處理複雜骨折的三個原則。非粉碎性骨折,體表沒有穿破,或雖然穿破皮肉,但手法整復可以成功者,就應用手法復位;粉碎性骨折,手法不能整復者,就必須採用外科手術以利刃切除骨尖,使兩斷端恢復解剖位置,他強調用快刀割,捺入骨;骨折嚴重,復位或切除骨尖均不能正確復位者,就應進行外科手術切開整復。至今仍有指導意義。

首創肩關節脫臼的診斷和復位技術,完全符合生理解剖學要求,其基本原理仍然是現代臨床的指導思想;首次記述了髖關節脫位有前、後脫位的類型,對股骨脫臼、尺骨脫臼等,也有著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整復技術要求。

藺氏對傷科疾患的處理既重于手法整復,又重視內服等方面的方藥,書中載40余方,有洗、貼、摻、揩,以及內服諸方,奠定了骨科辨證、立法、處方和用藥的基礎。藺道人是一位傑出的整骨學家,他的學術思想和醫療技術成就對後世骨科發展影響深遠,可謂是我國骨傷科學較早的奠基人。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