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標題白朮、蒼朮
來源玉叩齋
【內容】

今用白朮為菊科植物白朮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乾燥根莖,蒼朮為菊科植物茅蒼朮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蒼朮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的乾燥根莖。白朮主產於浙江盤安、新昌、嵊縣、東陽、仙居,安徽歙縣、黃山、寧國,湖南平江、恩施一帶。此外,湖北、江西、福建、四川等省亦有栽培,以浙江產量最大,質量優良。蒼朮商品中,茅蒼朮主產於江蘇句容、南京、鎮江、溧水、宜興,湖北襄陽、南漳,河南桐柏等地,以江蘇句容為道地;北蒼朮主產於河北、山西、陝西等省,遼寧、吉林、河南、山東亦產。

本草研究認為:《本草經集注》將朮分為白朮、赤朮兩類,其中赤朮應該是茅蒼朮Atractylodes lancea,并認為是服食的佳品,此品種作為正品蒼朮沿用至今,以江蘇茅山產出者為道地。至於陶弘景所說的白朮,因綿延到宋代,朮的來源依然混亂,故不能保證一定是今用白朮。據《本草圖經》形態產地描述,及所圖「舒州朮」,接近今之白朮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宋代開始此種以杭州于潛產者最佳,名「于朮」。至於蒼朮的另一個來源北蒼朮,從藥圖來看,與《證類》所繪「商州朮」接近,《救荒本草》中的蒼朮則肯定是此種。

【品種考訂】

朮古已有之,《山海經》云:「首山,草多朮。」《本草經》朮一名山薊,《爾雅》亦云:「朮,山薊。」《吳普》一名山芥、一名天蘇,其中「天蘇」疑是「天薊」之訛,而所謂「山芥」,亦是「山薊」的異寫,據《史記﹒賈誼傳》引《服鳥賦》云:「細故慸葪兮,何足以疑。」此句中「葪」,《漢書》引作「芥」,「葪」乃是「薊」的俗寫,見《玉篇》。顯然,早期文獻中「朮」幾乎都與「薊」聯繫在一起,故《爾雅》郭璞注云:「今朮似薊而生山中。」按古書所稱「薊」一般指菊科Cirsium屬或Cephalanoplos屬或屬Carduus植物,形態與今用白朮、蒼朮所來源之Atractylodes屬有所差別,但所指主要是菊科植物當無問題。

朮被道仙家視為仙藥,《本草經》謂其「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飢」,《列仙傳》載涓子「好餌朮,食其精」,《抱朴子內篇》引《神藥經》:「必欲長生,常服山精。」在陶弘景編輯的《真誥》中,有關仙人服朮的記載甚多,卷6並有紫微夫人服朮敘一篇,大意謂草木服食功用,皆不及朮,其既滅災疢又保長生,最為上品,文煩不具引,但足以看出陶弘景所屬道教上清派對朮的重視。《本草經集注》將朮分為赤白兩種,陶弘景說:「朮乃有兩種,白朮葉大有毛而作椏,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朮葉細無椏,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昔劉涓子挪取其精而丸之,名守中金丸,可以長生。東境朮大而無氣烈,不任用。今市人賣者皆以米粉涂令白,非自然,用時宜刮去之。」由陶的描述并結合產地來看,赤朮即今之茅蒼朮Atractylodes lancea應無問題,而所稱白朮是否今用之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尚有疑問,反倒是他說的那種形大而氣微的「東境朮」,有可能是產於浙江東陽一帶的白朮。與今以白朮為補益,以蒼朮利濕濁不同,當時道仙家服食似乎更看重蒼朮,理由如下:
  1. 《真誥》卷6紫微夫人服朮敘提到:「夫朮氣則式遏鬼津,吐煙則鎮折邪節」,又云:「且朮氣之用,是今時所要,末世多疾,宜當服御耳。」所謂「吐煙則鎮折邪節」,又強調「朮氣」云云,這應是指已被現代研究所證實的,蒼朮燻煙的空氣消毒作用。
  2. 如陶說,赤朮因含膏多故宜作煎,陶弘景曾以朮煎、朮蒸贈庾肩吾,據其《答陶隱居賚朮煎啟》云:「味重金漿,芳逾玉液,足使芝慚明麗,丹愧芙蓉,坐致延生,伏深銘戴。」其所用者應是赤朮(即茅蒼朮)。
  3. 茅山是茅蒼朮的主產地,據《真誥》卷11陶註:「(茅山之積金嶺)山出好朮,并雜藥」,又據庾肩吾《答陶隱居賚朮煎啟》有云:「綠葉抽條,生於首峰之側,紫花摽色,出自鄭岩之下。」此見陶弘景所作朮煎、朮蒸的原料皆出于茅山,其為茅蒼朮無疑。
儘管在今存唐及唐以前醫方中偶然也見白朮、蒼朮、赤朮之名,但不排除後人添改的可能,正式將白朮、蒼朮分為兩藥,開始于宋代,宋林億「新校備急千金要方例」專門提到朮的問題:「又如白朮一物,古書惟只言朮,近代醫家咸以朮為蒼朮,今則加以白字,庶乎臨用無惑矣。」這表明三件事:
  1. 孫思邈《千金方》用朮未分蒼與白;
  2. 在宋代,仍有部分醫家受陶弘景影響,以蒼朮為朮之正品,如《三因極一病症方論》有赤朮丸(《普濟方》作赤朮散,謂出危氏方)。
  3. 宋代更重視的是白朮,這甚至在道教《云笈七簽》中都能得到證明,此書有12方用到白朮,視為補益神仙之品,如老君益壽散,沒有提到蒼朮,唯一一處使用見卷71殺鬼丸,名白赤朮。


《類證》商州朮藥圖

《類證》舒州朮藥圖

《救荒》蒼朮藥圖
宋代蒼朮即陶弘景所謂的赤朮,品種沒有變化,仍然以Atractylodes lancea為正品,蘇頌云:「春生苗,青色無椏,一名山薊,以其葉似薊也。莖作蒿杆狀,青赤色,長三二尺以來。夏開花,紫碧色,亦似刺薊花,或有黃白花者,入伏後結子,至秋而苗枯。根似薑而傍有細根,皮黑,心黃白色,中有膏液,紫色。」《證類》所圖「商州朮」從產地和藥圖來看,(圖1)疑是北蒼朮Atractylodes chinensis。

至於宋代所用的白朮,來源仍然複雜,蘇頌說:「今白朮生杭、越、舒、宣州高崗上,葉葉相對,上有毛,方莖,莖端生花、淡紫碧紅數色,根作椏生。二月三月八月九月採根,曝乾,以大塊紫花者為勝,又名乞力伽。」《證類》所圖「舒州朮」,接近今之白朮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圖2)此外「越州朮」、「齊州朮」雖未繪出花,亦可勉強認為是白朮,但「荊門軍朮」、「石州朮」顯然不是Atractylodes屬植物,至於「歙州朮」,藥圖簡略,不能判斷。談到白朮品種的混亂,必然涉及蘇頌提到的「乞力伽」的問題。「乞力伽」見嵇含《南方草木狀》卷上:「藥有乞力伽,朮也,瀕海所產,一根有至數斤者,劉涓子取以作煎,令可丸,餌之長生。」乞力伽又名「吃力伽」,見《日華子》,一直被認為是朮的別名,《外台》卷31引《廣濟方》有吃力伽丸,《婦人大全良方》卷5有乞力伽散,方中的乞(吃)力伽皆被認為是白朮,但從嵇含說乞力伽「一根有至數斤者」,恐怕不是菊科植物。

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看出,自陶弘景開始,蒼朮(赤朮)因主產茅山,故品種變化不大,《證類》繪「商州朮」固然可能是今之北蒼朮,但究竟是當作蒼朮還是白朮使用,不得而知。至明代,這種北蒼朮Atractylodes chinensis正式成為蒼朮的來源之一,這由《救荒本草》蒼朮條的圖文可得證明:「苗淡青色,高二三尺,莖作蒿簳,葉抪莖而生,稍葉似棠葉,腳葉有三五叉,皆有鋸齒小刺,開花紫碧色,亦似刺薊花,或有黃白花者,根長如指大而肥實,皮黑茶褐色。」《救荒》專門提到蒼朮葉布莖生,據所繪藥圖,(圖3)葉狹卵形,羽狀五深裂,確是Atractylodes chinensis而非Atractylodes lancea。

明代白朮的品種也統一為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不僅如此,《本草綱目》還專門提到白朮的栽種,李時珍云:「白朮,枹薊也,吳越有之。人多取根栽蒔,一年即稠。嫩苗可茹,葉稍大而有毛,根如指大,狀如鼓槌,亦有大如拳者。」

可以基本肯定,從明代開始白朮、蒼朮的品種基本穩定,不再存在混亂。稍需要說明的是《品彙精要》對蒼朮、白朮的劃分,基本出于《本草衍義》《湯液本草》等書,無大發明,但因此書圖例主要沿襲《證類》,劉文泰遂將《證類》7幅朮藥圖分為兩類,將舒州、越州朮標為白朮,且將舒州朮原圖頭狀花序改畫成接近總狀,顯得不倫不類,又將其餘5種朮,即荊門軍、歙州、石州、齊州、商州朮標為蒼朮,極易造成當時蒼朮品種混亂的印象。

【道地沿革】

《本草經集注》以前,朮不分蒼、白,經言:「生鄭山山谷,漢中、南鄭。」《范子計然》說:「朮出三輔,黃白色者善。」《南方草木狀》說乞力伽「瀕海所產。」因品種不明,沒有參考價值。

毫無疑問,今用茅蒼朮以江蘇茅山所產歷史最久,品質最優,《真誥》引文見前,陶弘景說:「今處處有,以蔣山(今江蘇南京紫金山)、白山(今江蘇江寧縣東三十里,與蔣山相連)、茅山(今江蘇句容縣境)者為勝。」元天歷《茅山志》卷19提到茅山之朮,元至大《金陵新志》卷7言歲貢「茅山蒼朮貳伯斤」,其後記載不絕,是一個值得開發保持的道地品種。

至於北蒼朮,《本草圖經》提到「以嵩山、茅山者為佳」,其嵩山所出或許是北蒼朮,但不能肯定,《證類》所繪「商州(今陝西商縣)」雖近似于北蒼朮,但當時是否作蒼朮使用,則不肯定。能明確記載的北蒼朮應以《救荒》為最早,河南是其主要產區,

《圖經》條白朮的產地與今用品種接近,以浙江、安徽為主,蘇頌云:「今白朮生杭(今浙江餘杭)、越(今浙江紹興)、舒(今安徽潛山)、宣(今安徽宣城)州高崗上。」

按浙江產出白朮在宋代方志中記載甚多,《嘉定赤城志》卷36云:「朮,白者葉大有毛,甘而少膏,赤者反是。貫休詩:黑壤生紅朮,指天台也。杜光庭空明洞詩:芝朮迎風香馥馥,指黃岩也。」《乾道臨安志》卷2藥出有白朮,《會稽志》卷9石鼓山多黃精、白朮,《海鹽澉水志》卷6藥品有白朮。今天認為最為道地的浙江于潛(今屬杭州市臨安縣)白朮,則見於《咸淳臨安志》卷58,其後《品彙精要》白朮道地項說「杭州于潛佳」,萬歷《杭州府志》亦云:「白朮以產於潛者佳,稱于朮。」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白朮明代已有栽培,但明清直到民國的醫藥學家皆認為野生優于家種,如《本草蒙荃》云:「浙朮,俗呼云頭朮,種平壤,頗肥大,由糞力滋溉。歙朮,俗呼狗頭朮,產深谷,雖瘦小,得土氣充盈。」《綱目拾遺》于朮條說:「即野朮之產於潛者,出縣治後鶴山者為第一,今難得。」又引茅翼云:「產徽州者皆種朮,俗稱糞朮,乃糞力澆灌大者,肥而無鶴頸。野生者名天生朮,形小有鶴頸甚長,內有硃砂點,朮上有須者尤佳,以得土氣厚也。于朮亦野生,出于潛,產縣治龍脈土上者,其內點真似硃砂,猩紅如洒血,鶴頸肉蘆,干之清香。產他處,內或無點純白,或有黃點,總不及龍脈上產者為商品。」《增訂偽藥條辨》提到:「更有冬朮移種于潛,名種朮,顆甚大,重量大者十餘兩,小者五六兩,皮黃肉白,無暈,亦有硃砂點,味甘兼辣,近時市肆作于朮者此也,亦不甚佳。」看來白朮固然以浙江于潛所出為道地,但野生與家種間的品質評價,尚有待深入考察。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