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标题当归
来源玉叩斋
【內容】

今用当归为繖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各地皆为栽培品,主产于甘肃岷县、武都、漳县、成县、两当、舟曲、西和、渭源、文县、甘谷等地,其中以岷县所出量大质优,习称“岷归”。此外,云南、陕西、四川、湖北亦有产出。

本草研究认为:药用当归一直以伞形科Angelica sinensis为主流,四川、陕西、甘肃在宋明之际已广泛栽种,而以陕、甘所产最为道地。至于历史上出现的“历阳当归”、“杜当归”、“土当归”等,皆为特殊时期或局部地区的代用品,非药用主流。

【品种考订】

当归入药始载于《本草经》,列中品。当归古名“薜”,《尔雅》“薜,山蕲”,郭璞注:“广雅曰:山蕲,当归。当归今似蕲而粗大。”至于当归得名的缘由,陈承《本草别说》解释云:“气血昏乱者,服之即定,即使气血各有所归,则可以于产后备急,于补虚速效,恐圣人立当归之名,必因此出矣。”其说或非,当归在古代恐怕也如蘼芜、辟芷之类,是骚人咏叹起兴的香草之一,取思归之意,如崔豹《古今注》云:“相招赠之以文无,文无亦名当归也。”以当归隐喻归来,文献屡见不鲜,《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云:“曹公闻其名,遣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但贮当归。”《晋书﹒五行志》云:“魏明帝太和中,姜维归蜀,失其母。魏人使其母手书呼维令反,并送当归以譬之。维报书曰:良田百顷,不计一亩,但见远志,无有当归。”又《神僧传》卷7一行条云:“(玄宗)尝问国祚几何,有留难否。行曰:銮舆有万里之行,社稷终吉。帝惊问其故,不答,退以小金合进之曰:至万里即开。帝一日发合视之,盖当归少许。及禄山乱驾幸成都,至万里桥忽悟,未几果归。”在这些故事中都以“当归”寄寓回归之意。

当归得名既有所取譬,则各地皆有以类似香草称作“当归”者,《本草经集注》已揭示当时品种混乱情况:“今陇西叨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归,稍难得。西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历阳所出,色白而气味薄,呼为草当归,阙少时乃用之,方家有云真当归,正谓此,有好恶故也。”此处至少提到了三种当归,有黑水所出马尾当归、西川北部当归以及历阳所出的草当归,其中产于安徽的“历阳当归”虽在当时有“草当归”、“真当归”诸名,但陶弘景对其内在质量持怀疑态度,《本草经集注﹒序录》专门说:“江东已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假令荆益不通,则全用历阳当归、钱塘三建,岂得相似。所以疗病不及往人,亦当缘此故也。”

《新修本草》也有类似的说法,而描述略详:“当归苗有二种,于内一种似大叶芎藭,一种似细叶芎藭,唯茎叶卑下于芎藭也。今出当州、宕州、翼州、松州,宕州最佳。细叶者名蚕头当归,大叶者名马尾当归,蚕头者不如,此不复用,陶弘景称历阳者是蚕头当归也。”伞形科植物叶形多相似,故简单的描述难于推断品种,陶弘景与苏敬所称的当归可能包括伞形科Angelica属、Liguticum属,乃至含精油的其他属植物。

至于陶弘景、苏敬所说的历阳当归,南朝《建康记》也说“建康出当归,不堪用。”历阳为今安徽省和县,至今江苏、安徽民间普遍称紫花前胡为“土当归”,因此,这种历阳当归颇可能就是今之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Miq.)Maxim.。


《类证》文州当归

《类证》滁州当归
《本草图经》云:“春生苗,绿叶有三瓣,七八月开花似时罗,浅紫色,根黑黄色。二月八月采根阴干。然苗有二种,都类芎藭,而叶有大小为异,茎梗比芎藭甚卑下。根亦二种,大叶名马尾当归,细叶名蚕头当归。”据《证类》所附文州(今甘肃省文县)当归药图,(图1)应即今用之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而滁州当归则似为紫花前胡。(图2)

至迟在宋代,当归在四川已有种莳,《本草衍义》云:“新书《图经》以谓当归芹类也,在平地者名芹,生山中粗大者名当归。若然,今川蜀皆以平地作畦种,尤肥好多脂肉,不以平地、山中为等差,但肥润不枯燥者佳。今医家用此一种为胜。”明代川陕当归种植较多,《本草纲目》提到:“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州人多栽莳为货,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头大、尾粗、色白、坚枯者为馋头归,止宜入发散药尔。”此处所说的质量最佳的马尾归与今用品种一致。

除前面提到六朝时期因南北分治,主产于北地的当归因来源困难而用安徽所出紫花前胡代替,称“历阳当归”外,明《救荒本草》有杜当归:“生密县山野中,苗高一尺许,茎圆而有线楞,叶似山芹菜叶而硬,边有细锯齿刺,又似苍术叶而大,每三叶攒生一处,开黄花,根似前胡根,又似野胡萝卜根。其叶味甜。”在本品治病项下,朱橚云:“今人遇当归缺,以此药代之。”这种当归的代用品,或许是伞形科植物变豆菜Sanicula chinensis Bge.,据谢宗万先生《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记载,此植物在贵州荔波、平塘即被称为野当归。

《本草纲目》卷13又有土当归,集解项无内容,但在独活条下李时珍有注释说:“近时江湖中出一种土当归,长尺许,白肉黑皮,气亦芳香,如白芷气,人也谓之水白芷,用充独活。”结合所绘土当归药图,其原植物当是五加科土当归,或称九眼独活Aralia cordata Thunb.。此外,《植物名实图考》《本草纲目拾遗》等书中的土当归,情况比较复杂,陈重明、黄胜白先生《本草学》有专题讨论,可以参看。

【道地沿革】

甘肃自古为当归的道地产区,《本草经》云:“当归生陇西川谷”,《范子计然》亦云:“当归出陇西,无枯者善。”《列仙传》卷下也说陇西人山图“服地黄、当归、羌活、独活、苦参散”。文献所称陇西一般为泛指,其地约在今甘肃定西市及其周边。《吴普本草》提到当归“或生羌胡地”,《梁书﹒诸夷传》云:“天监四年,(宕昌国)王梁弥博来献甘草、当归。”宕昌即今甘肃定西市所辖的岷县,至今仍是当归的道地产区。

唐代当归产地集中在甘肃、四川,其中剑南道所辖州县出当归者尤多,综合《新修本草》《千金翼方》《通典》《唐六典》《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等的记载,剑南道之茂州、翼州、维州、松州、当州、悉州、静州、柘州、恭州等9州皆土贡当归。唐代剑南道所属以成都为中心,涵盖今四川省的大部,及云南、贵州和甘肃文县之一部分,这样大范围的当归产出,或许与寇宗奭所说当归在平原地区种植成功有关,当然也为宋代人说当归“蜀中者为胜”(苏颂语)埋下了伏笔,但至少在唐代,属陇右道的宕州(今甘肃省宕昌县)依然是当归的道地产区,此即《新修》所言“宕州最胜”。

《本草图经》除专门绘制文州当归药图外,又提到:“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以蜀中者为胜。”又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古名“当州”,据《太平寰宇记》卷81“以州土出当归为名”,《舆地广记》同。《蜀中广记》卷64云:“当归川蜀畦种,肥好多脂,不以平地山中为等差。”规模性的人工种植,应该是宋代蜀川当归成为主流的原因。

《品汇精要》在当归道地项下含混前代诸家之说,无所发明,《本草蒙荃》则说:“生秦蜀两邦”,又云“川归力刚可功,秦归力柔堪补”是谓川甘所出各有特点。《本草纲目》则以秦归之最佳者名马尾归,认为“最胜他处”。

《药物产出辨》云:“当归以陕西汉中府兴安县西固等为最”,按其说恐非,据民国29年(1940)陕西西京市(西安市)国药商业同业公会《药材行规》之当归、当归片、当归身产地皆记载“川甘等地”,而不提本省陕西当归。因此历代所用当归确以沿岷山山脉的甘、川两省最优,其中尤其以甘肃之岷县、文县为佳。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