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大腸惡性淋巴瘤
別名Malignant Lymphoma
【概述】

惡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繫起源於淋巴網狀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大腸惡性淋巴瘤包括原發於腸道的結外型淋巴瘤及其他部位的惡性淋巴瘤在病程中累及胃腸道的繼發性病變,原發者起病隱匿,早期缺乏特異性,常因延誤診治而預後不良。好發於淋巴組織較豐富的迴腸末端和盲腸,其次為右半結腸。分佈特點可以呈局限性,但一般較癌累及範圍廣。

【臨床表現】

纖維結腸鏡檢查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方法,內鏡下可以觀察惡性淋巴瘤主要表現為瀰漫型、息肉型及潰瘍型等基本形態。

1.瀰漫型  以浸潤為特徵,腸壁瀰漫性增厚變硬,可見病變腸段失去正常光澤,腸腔狹窄,蠕動消失,注氣後仍不能擴展腸腔。粘膜面可見增厚似腦回狀的皺褶,也可呈瀰漫性結節狀改變,表面糜爛或淺表潰瘍,類似於浸潤癌,但累及範圍廣。

2.息肉型  腫塊呈寬基、表面光滑或呈結節狀息肉樣腫塊,易誤診為良性息肉或息肉樣癌。瘤體大的表面可出現潰瘍及出血,并可引起腸腔狹窄。也可呈現多發性大小幾乎相等的半球息肉,類似良性淋巴樣息肉病。表面光滑,色白。但局部往往因浸潤增厚,結腸袋半月襞消失,局部僵硬,蠕動消失。

3.潰瘍型  惡性淋巴瘤可呈現惡性潰瘍特點,但部分患者也可表現為良性潰瘍改變:潰瘍平坦表淺,表面白苔,周堤平坦等。此外,尚有一種腸外腫塊型,因由內向腸腔外生長腫塊引起,可壓迫腸腔使其狹窄,但粘膜面正常。

【輔助檢查】

纖維結腸鏡檢查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方法,內鏡下陽性率高達到50~80%,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有時在內鏡下高度懷疑為惡性病變,但活檢病理始終只能發現炎性細胞浸潤,未見癌。這是因為腸型惡性淋巴瘤雖然在組織學上有一定的特徵如組織細胞和淋巴細胞的異型、病理核分裂像、組織結構破壞等,但常因取材過淺、組織塊太小,組織鉗夾時的擠壓等而不能確診。因此本病取材活檢有別於結腸癌,除了粘膜取材外,夾取粘膜下組織很有必要。而一旦內鏡結果與病理結果數次不符時應警惕本病的可能。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