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
【概述】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是造血幹細胞分化障礙所引起的一組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外周血一系或二系細胞減少,或全血細胞減少。伴細胞形態學異常。

【診斷】

一、病史及症狀

⑴ 病史提問:注意病前是否有接觸過放射線、苯及其衍生物和化療藥物史;是否患有血液系統疾病及非造血組織腫瘤。

⑵ 臨床症狀:疲倦、乏力為常見症狀,可有心悸、氣短、鼻衄及口腔潰瘍。少數病人易反覆感染。

二、體檢發現

一般貧血外貌,可伴有輕度脾腫大,少數病人出現皮疹,淋巴結腫大、骨骼壓痛極罕見。

三、輔助檢查

1. 血象:全血細胞減少,或任一、二系細胞減少。可見巨大紅細胞、有核紅細胞、巨大血小板等病態表現。

2. 骨髓象:多為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極少數增生減低。並有紅系、粒系或巨核細胞系中任一系或兩系或三系的病態造血。

3. 骨髓活檢:原始細胞分佈異常,在骨小梁之間有原始細胞和早幼粒細胞的聚集分佈。

4. 骨髓組織化學染色:有核紅細胞糖原染色呈瀰漫陽性;病態巨核細胞糖原染色呈塊狀陽性。

細胞遺傳學檢查:Ph1染色體陰性;可見其它染色體異常。

四、分型及鑒別診斷

1. MDS分型見表4-1。

表4-1 MDS分型

亞 型 血 象 骨 髓 象
難治性貧血(RA) 原+早幼<1% 原+早幼<5% 
RA伴環形鐵粒幼細胞(RAS) 同上
幼細胞≧15%
同上,幼紅細胞中環形鐵粒
 RA伴原始細胞過多(RAEB) 原+早幼<5% 原+早幼占5~20% 
RA伴原始細胞過多轉變型(RAEB-t) 原+早幼>5%或有Auer小體 原+早幼細胞20~30%或出現Auer小體
慢性粒單細胞白血病(CMML) 同上任一型伴單核細胞≧1×109/L  同RAEB,有或無幼單核細胞增多

2. 鑒別診斷  診斷MDS應除外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及非造血系統腫瘤等疾病。

【治療措施】

MDS目前無令人滿意的治療方案,異基因骨髓移植是唯一可以治癒MDS的方法。一般採用治療方法有:

1. 支持治療:血紅蛋白低於60g/L時應輸注紅細胞;血小板減少致危及生命出血時輸注血小板;如發生感染應用抗生素治療。

2. RA、RAS的治療:按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少數RAS對大劑量維生素B6:100~200mg,2~3次/d,口服治療有效。維持治療:10~30mg/d。

3. RAEB的治療:維甲酸:20mg,3次/d;或維甲酸+小劑量阿糖胞苷(10mg,1次/12h,皮下注射)。

4. RAEB-t及CMML的治療:同RAEB,對50歲以下,一般狀況較好的病人,可採用DA或HA或中劑量阿糖胞苷方案化療。

5. 細胞因子的應用:G-CSF、GM-CSF,或加促紅細胞生成素(Epo)6 000~10 000IU/d,皮下注射。但G-CSF、GM-CSF的應用,是否加速MDS向白血病轉化,目前尚有爭論。故對原始細胞較高的病人,不宜應用。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