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高鉀血症
別名血鉀高
【概述】

血清鉀測定>5.5mmol/L時,稱為高鉀血症。因高鉀血症常常沒有或很少症狀而驟然致心臟停搏,應及早發現,及早防治。

【病因學】

正常從飲食中攝入鉀量遠低於腎臟排鉀量,故引起高血鉀的原因大多與腎功能減退,不能有效地排出鉀而致體內鉀增多有關。可分為三類:

  1. 腎排鉀困難,如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少尿階段、鹽皮質激素不足等;
  2. 進入體內(血液內)的鉀過多,如靜脈輸入過多,過快,輸注大劑量青黴素鉀鹽或大劑量庫存血,服用含鉀藥物等;
  3. 細胞內鉀移入細胞外液,如缺氧、酸中毒、持續性抽搐、大量溶血、大量內出血、大血腫、擠壓綜合徵等均可使細胞內鉀釋出。

【臨床表現】

取決於原發疾病、血鉀升高程度、速度等,病人一般無特異症狀,主要是鉀對心肌和骨骼肌的毒性作用。

  1. 抑制心肌收縮,出現心律緩慢,心律不齊,嚴重時心室顫動、心臟停搏於舒張狀態。低Na+、低Ca2+、高Mg2+可加劇高血鉀對心肌的危害。高血鉀心電圖的特徵性改變是:早期T波高而尖、Q-T間期延長,隨後出現QRS波群增寬,PR間期延長。
  2. 神經肌肉症狀:早期常有四肢及口周感覺麻木,極度疲乏、肌肉酸疼、肢體蒼白、濕冷。血鉀濃度達7mmol/L時,四肢麻木,軟癱,先為軀幹,後為四肢,最後影響到呼吸肌,發生窒息。
  3. 高血鉀時,可致代謝性酸中毒。

【診斷】

凡遇有引起高鉀血症原因的病人,要提高警惕,應經常進行心電圖檢查,如發現心電圖的高鉀血症改變,即可確診。血清鉀測定常顯示血鉀增高。

【治療措施】

首先要控制引起高鉀血症的原因及治療原發病。一旦發現高鉀血症時,應立即停止補鉀,積極採取保護心臟的急救措施,對抗鉀的毒性作用;促使鉀向細胞內轉移;排除體內過多的鉀,以降低血清鉀濃度。

急救措施:

  1. 靜注鈣劑(10%葡萄糖酸鈣10~20ml),可重複使用,鈣與鉀有對抗作用,能緩解鉀對心肌的毒性作用。或30~40ml加入液體滴注。
  2. 靜脈注射5%碳酸氫鈉溶液60~100ml,或11.2%乳酸鈉溶液40~60ml,之後可再注射碳酸氫鈉100~200ml或乳酸鈉溶液60~100ml,這種高滲鹼性鈉鹽可擴充血容量,以稀釋血清鉀濃度,使鉀離子移入細胞內,糾正酸中毒以降低血清鉀濃度,還有注入的鈉,對鉀也有對抗作用。
  3. 用25~50%葡萄糖100~200ml加胰島素(4g糖加1U正規胰島素)作靜脈滴注,當葡萄糖合成糖原時,將鉀轉入細胞內。
  4. 注射阿托品,對心臟傳導阻滯有一定作用。
  5. 透析療法: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腎功能不全,經上述治療後,血清鉀仍不下降時可採用。
  6. 陽離子交換樹脂的應用,15g,口服,4次/d,可從消化道攜帶走較多的鉀離子,亦可加入10%葡萄糖200ml中作保留灌腸。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