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鋅缺乏病
【概述】

鋅(Zinc)為人休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作為多種酶的組成成分廣泛地參與各種代謝活動。鋅缺乏可致厭食、矮小、性成熟障礙、免疫功能低下,皮疹及脫髮等。1961年Ananda S.Prasad等報告「伊朗鄉村病」,有身材矮小、生殖器官發育不良、缺鐵性肝脾大、精神不振、嗜上等症,鋅治療有良效。其後,在埃及發現類似病例。發達國家也陸續有鋅營養缺乏經實驗證實的報導,併發現鋅劑治療腸病性肢端皮炎有特效。我國七十年代末以來,全國各地有大量關於鋅缺乏病的報導,以小兒為多見。

【病因學】

1.入量不足  谷類等植物性食物含鋅量較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少,故素食者易缺鋅。生長發育期和營養不良恢復期相對鋅需要量增多,孕婦與乳母需鋅亦較多,如攝入不足,可致母親與胎兒、乳兒缺鋅。全胃腸道外營養如未加鋅或加鋅不足可致嚴重缺鋅。感染、發熱時鋅需要量增加,同時食慾下降,入量減少,易致缺鋅。

2.吸收不良  各種原因所致腹瀉皆可減少鋅的吸收,尤以慢性腹瀉如吸收不良綜合徵,脂肪瀉、膆腺囊性纖維性變等。谷類食物中含植酸鹽與粗纖維多,妨礙鋅的吸收。牛乳中含鋅量與母乳相似,約45.9~53.6μmol/L(300~350μg/dl),但牛乳鋅吸收利用不及母乳鋅。

3.丟失過多 如反覆失血、溶血、外傷、燒傷皆可使大量鋅隨體液丟失;肝硬變、慢性尿毒症等因低白蛋白血症所致高鋅尿症,一些藥物如長期應用金屬螯合劑(如青霉胺等)及反覆靜脈滴注谷近酸鹽,與鋅結合自尿排出,皆可致鋅缺乏。

4.遺傳缺陷 如腸病灶肢端皮炎(acrodermaitis enteropathica,AE)為一種少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因小腸吸收鋅的機能缺陷,致體內含鋅量減少,血漿(清)鋅、紅細胞鋅、肌肉鋅發鋅及尿鋅等皆降低。有肢端皮膚損害,頑固性腹瀉,禿髮及生長發育障礙,免疫力降低而易患感染。

鋅的生化及生理作用  現已知人體內有100餘種酶含鋅或為鋅依賴酶,如RNA和DNA聚合酶、碳酸酐酸、鹼性磷酸酶及乳酸脫氫酶等,主要作用於核酸代謝與蛋白質合成,也參與醣、脂類及維生素A的代謝等。鋅可穩定細胞膜相結構,減少過氧化脂質及其它游離基對細胞膜相結構的損害。鋅對淋巴細胞可促進有絲分裂及細胞轉化,維持T細胞免疫功能。鋅可協助肝臟合成視黃醇結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動員肝臟儲存的維生素A的代謝等。鋅可穩定細胞膜相結構,減少過氧化脂質及其它游離基對細胞膜對細胞相結構的損害。鋅對淋巴細胞可促進有絲分開及細胞及細胞轉化,維持T細胞免疫功能。鋅可協助肝臟合成視黃醇結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動員肝臟儲存的維生素A到血以維持血中維生素A的正常濃度。鋅為細胞增殖及人體的生長發育所必需,故小兒及幼年動物需鋅量相對較大。

【臨床表現】

1.厭食  缺鋅時味蕾功能減退,味覺敏銳度降低,食慾不振,攝食量減少。含交戰消化酶如羧基肽酶A的活力降低,消化能力也減弱。

2.生長發育落後  缺鋅妨礙核酸和蛋白質合成并致納食減少,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缺鋅小兒身高體重常低於正常同齡兒,嚴重者有侏儒症。國內外報導缺鋅小兒補鋅後身長體重恢復較快,缺鋅可影響小兒智能發育,嚴重者有精神障礙,補鋅皆有效。

3.青春期性發育遲緩  如男性生殖器睪丸與陰莖過小,睪丸酮含量低,性功能低下;女性乳房發育及月經來潮晚;男女陰毛皆出現晚等。補鋅後數周至數月第二性徵出現,上述症狀減輕或消失。

4.異食癖  缺鋅小兒可有喜食泥土、牆皮、紙張、煤渣或其它異物等現象,補鋅效果好。

5.易感染  缺鋅小兒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功能皆可能降低,易患各種感染,包括腹瀉。

6.皮膚粘膜表現  缺鋅嚴重時可有各種皮疹、大皰性皮炎、復發性口腔潰瘍、下肢潰瘍長期不愈及程度不等的禿髮等。

7.胎兒生長發育落後、多發畸形  嚴重缺鋅孕婦及懷孕動物可致胎兒生長發育落後及各種畸形,包括神經管畸形等。產女因子宮收縮乏力而產程延長、出血過多。

8.其它  如精神障礙或思睡,及因維生素A代謝障礙而致血清維生素A降低、暗適應時間延長、夜盲等。

【診斷】

依靠病史、症狀與體徵及實驗室診斷,必要時鋅劑療效可輔助診斷。

1.病史及體檢  瞭解餵養史如飲食中含鋅量低,或長期吸收不良如慢性腹瀉等。味覺靈敏度及食慾降低,生長發育落後及項目不等的上述其它症狀與體徵。

2.實驗室診斷  血漿(或血清)鋅低於正常,在正常低限10.0~10.7μmol/L(65~70μg/dl)以下。一般血清鋅略高於血漿鋅,因部分鋅從紅細胞與血小板中釋出,取血距測寂靜時間愈長,鋅測定值愈偏高。取血後應立即分離血漿并測定。注意取血要避免溶血,因紅細胞鋅高於血漿鋅10余倍;標本勿污染,橡皮塞與橡皮膏含鋅,應避免使用。血漿(清)鋅受近期飲食含鋅量的影響。肝、腎疾病及急、慢性感染與應激狀態皆可使血漿(清)鋅下降。

發鋅可為慢性鋅缺乏的參考指標。因發鋅受頭髮生長速度、環境污染、洗滌方法及採集部位等多種條件影響,且與血漿鋅無密切相關,并非診斷鋅缺乏的可靠指標。

鋅參與鹼性磷酸酶活性中心的形成,故血清鹼性磷酸酶活性可有助於反映嬰幼兒鋅營養狀態,缺鋅時下降,補鋅後又上升。

白細胞鋅為反映人體鋅營養水平較靈敏的指標,但測定時需血量較多(目前國內至少需血5ml),且操作較複雜,臨床不易推廣。

近年來國內外有人研究用穩定性同位素法測鋅代謝池大小測定金屬硫蛋白濃度以瞭解鋅營養狀態,正探討中。

3.試驗治療  凝為鋅缺乏時,可用單一鋅劑試驗治療,如較快取得療效,有助於肯定診斷。

【治療措施】

嬰幼兒、學齡前及青春期前兒童缺鋅影響生長發育,可每日口服鋅劑(按元素鋅計)0.5~1.5mg/kg,功按推荐的每日鋅元素供給量加倍給予,最在量每日20mg,療程3個月,輕症可較短,用硫酸鋅、葡萄糖酸鋅或醋酸鋅皆可。對繼發性鋅缺乏,鋅用量因吸收不良及丟失過多的嚴重程度不同而異,開始可用每日1mg/kg,為了快速生長的需要,嬰幼兒如繼續丟失過多,每日可增至2mg/kg,但應密切監測血漿鋅含量。

腸病性肢端外靜脈營養給鋅建議劑量:早產兒為每日0.4mg/kg,3個月以下的足月產小兒每日0.2mg/kg,較大嬰兒及幼兒每日0.1mg/kg,兒童每日0.05mg/kg。當鋅丟失過多時,尤以自胃腸道丟失,用量需加大。應隨時監測血漿鋅。有嚴重缺鋅表現時,可每日靜脈給鋅0.3~0.5mg/kg,到皮膚病變消失,血漿鋅政治家。應用過量鋅可致血漿銅降低。

為了利於鋅的吸收,口服鋅劑最好在飯前1至2小時。

低鋅所致厭食、異食癖一般服鋅劑2~4周見效,生長落後1~3月見效。非缺鋅所致者給鋅劑無效。用鋅劑治療時,應隨時觀察療效與副作用,并監測血漿鋅,同時增加富含鋅的食物。除腸病性肢端皮炎或全胃腸道外靜脈營養等特殊情況外,要及時停藥。硫酸鋅等鋅劑的副作用,常見者有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如改在飯後服,可減少其副作用。

【預防】

人初乳含鋅量較高,可達306μmol/L(2000μg/dl),人乳中的鋅吸收利用率也較高,故嬰兒母乳餵養對預防缺鋅有利。但隨年齡增長要按時加輔食,如蛋黃、瘦肉、魚、動物內臟、豆類及堅果類含鋅較豐富,要每日適當安排進食。無母乳的人工餵養兒最好哺以強化了適量鋅的嬰兒配方奶或奶粉。

我國營養學會1988年推荐的每日鋅(元素)供給量為:

初生至6個月  3mg  6個月以上至1歲5mg

1歲以上至10歲  10mg  10歲以上15mg

孕婦與乳母  20mg

現市售有多種強化鋅的食品,要注意其鋅含量,長期食用多種強化鋅的食品,鋅入量過多可致中毒。如食入鋅過多可引起急性鋅中毒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鋅霧吸入可有低熱及感冒樣症狀;慢性鋅中毒可有貧血及鐵缺乏,動物實驗可致肝、腎功能及免疫力受損。

expand_less